家住杭州大关小区的刘大妈是一位高血压老病号,近日上午她从贴地面抽屉里拿出常服的一种高血压控制药,却发现药片颜色发生变化。她想家住一楼,大概是受了潮,经药师检查认定,药品确实是受潮了。
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是江南地区一段难熬的时间,天气闷热,雨水不断。在潮湿的季节里,家中贮存的药品很容易受潮变质。因此雨季来临,药物的防潮应防患于未然。
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方静霞介绍,虽然大多数固体药物都必须避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但有些药物特别容易潮解。一些药物因其理化性质的特殊容易吸湿,如氯化钾,慷彼申、乳酶生、拜糖平、德巴金、福松等等;一些药物因剂型的因素特别易潮解,糖衣片、颗粒剂、散剂、泡腾片等,如多酶片、思密达、呋喃妥因、克霉唑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
中成药中易潮解的有消栓颗粒、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金钱草颗粒、妇炎灵泡腾片、银黄含化片、锡类散、外用溃疡散等。
因此,药品到了多雨潮湿季节应放在加盖的玻璃瓶内保存,贵重的药品在瓶内放置干燥剂,切不可把药品随意放在潮湿不通风的地方。已潮变的药物一般建议患者不要服用,因为药品受潮后药效会受影响,控制不了病情,会使病情继续发展甚至加重。 宋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