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应朋友之邀,去北海公园游览。那天细雨淅沥淅沥不停地下,天气不好,游人稀少,但正合我意。我喜欢在幽静中漫步公园。
跨进北海公园的大门,沿着池边的小路入园。南岸琼岛的白塔依稀可见,东边葱茏的景山却不甚分明。树叶上雨水慢慢积聚成水珠,渐渐连成一片,把树叶压翻,飘洒下来,偶尔落在地上,发出断断续续的嘀嗒声。四周安静极了,在静谧中又偶然传来一阵阵欢快的鸟鸣声,也不知是什么鸟,但那声音悦耳清脆,分明是快乐地在歌唱。很想多听几声,但一会儿又归于沉寂。
在九龙壁西边,绿树红墙掩映中,一个小角门却洞开着。原来那里面就是快雪堂。早就听说有这么一个去处,我还从来没有到过这里呢!
快雪堂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初建,当时仅有激观堂和浴兰轩两进院落。后由于乾隆皇帝得到浙赣总督献来的历代法书石刻数十方,龙心大悦,在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又增建了后面一进院落,贮存石刻法书。因法书首列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遂命名为快雪堂。
在长长的游廊上,满墙石刻镶嵌在玻璃窗内,蔚为壮观。虽小雨迷蒙,天色幽暗,石刻上浑厚隽丽、刚劲有力的字体却很清晰。上集晋、唐,下集宋、元,有历代书法家王右军、颜真卿、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等人的书法真迹。我是一边看一边拍手叫绝。若是喜爱书法,潜心习学,恐怕要经常来此观赏、临摹。无怪乎乾隆皇帝要广集天下碑帖贮之、收之、藏之,一人独自把玩之。
快雪堂院内碧草映阶,一排空灵秀气的太湖石假山撞入眼帘。在假山石上,“云起”两字很是显眼,东边还刻有“云起歌”,都是乾隆御笔。字也写得有气魄,只不过雨水顺着山石慢慢下淌,把云起歌弄得有些模糊。
天快黑了,因为快雪堂流连时光过长,北海公园的另外几个景点来不及去看了,看来这里若想仔仔细细地搜古阅今,还真要花一番功夫不可,只好留待以后。
当我告别北海公园时,我带走了美,带走了知识,带走了昔日帝王的辉煌,带走了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