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范先生
· 灭 蛾
· 晒番薯干换大米
· 告诉中老年人一个信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灭 蛾
陈德全
  我的家乡盛产水稻,种田收稻谷是农民的头等大事。1950年前后,闹稻闽蛾虫,严重时稻田里一片白穗,颗粒无收。那时,供销社没有杀虫药卖,农户们便家家晚上点灯诱蛾,白天到田里捉虫卵。

  记得当时我还在读小学,爸爸把能防风雨的煤油灯挂到用竹杆搭的三脚架上。灯下放一只盛满水的采菱桶,水面上撒一层菜油。稻闽蛾见火乱窜,黏淹在采菱桶里。一晚上下来,桶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稻闽蛾尸体。

  为了彻底消灭虫害,白天还要到田里捉稻闽蛾下在苗叶上的卵。这项工作最适合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小孩子干了,我们脚小不会踩坏稻苗;个子矮更容易找到苗叶上的虫卵。走一趟下来,清理几十行苗,漏眼的不多。其时正值学校放暑假,我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水稻田里捉虫卵,并把点了数、扎成捆的有虫卵的苗叶送到镇政府,集中烧毁。经过大家的齐心合力,我们的水稻仍然获得了丰收。

  秋收后的一天,镇政府干部许同志通知我参加灭蛾表彰大会。记得在那次大会上,我得到了两样奖品:一顶用牛茎草编织的凉帽;一块紫酱色,够做当时我穿的短裤的布料。

  剃着光头、穿着土布衣服、光着双脚参加表彰会的经历,已是5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每当谈到吃大米、蔬菜担心有农药残留时,便让我回忆起当年点灯诱蛾、下田捉虫卵,确保水稻丰收的往事。看似原始的办法,其实还很环保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