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上厕所大小便称为“如厕”、“出恭”或“更衣”。虽然这是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但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贵为天子还是贱如草民,如厕时的痛快感受肯定是一致的。
“皇家气象”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仲夏,晋国小麦早熟。预言家桑田巫预言:等不到吃上这年的新麦,国君晋景公就会死。景公急令农夫献上新麦,同时杀了桑田巫。还没来得及吃,景公骤然腹胀,急忙如厕,“陷而卒(即跌进粪坑而死)”。晋景公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时宫厕的简陋。
汉武帝刘彻别出心裁,居然在大便时接见官员。《汉书·汲黯传》载:“大将军(卫)青侍中,上踞厕视之。”史官并没有记录下卫青的情绪,估计因为卫青是一等一的重臣,才获得了在皇帝大解时被接见的机会。
从史料记载上看,秦汉时的宫厕都搞综合利用:既供方便,又作猪圈。《史记·项羽本纪》所载的鸿门宴里,刘邦借口去厕所偷偷地溜掉了(“沛公起如厕”),颜师古有注云:“厕,养豕圈也。”《史记·酷吏列传》中说,汉景帝刘启和爱妃贾姬同游御花园,贾姬如厕时突然有野猪跑进厕所,汉景帝亲自入厕救美。这很可能是御厕里的家猪引来了野猪。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造纸是中国早在汉代时的一大发明,但是直到元朝,纸才被用于如厕。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人没有汉人“敬惜字纸”的意识,所以才使得厕纸进入人们的生活。《元史》中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非常孝顺,她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其孝心可圈可点。
元代之前,人们用的是“厕筹”,又称厕简,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大约有二十厘米长,一厘米宽,半厘米厚。《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礼佛甚诚,亲自动手削厕筹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这种东西直到十九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摘自《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