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难忘共同战斗的岁月
· 雾中智擒敌
· 患难情更深
· 岳 父
· 儿时的露天电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岳 父
钱夏强
  岳父生前常说:“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

  解放前,不到20岁的他初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去上海“学生意”。刚开始,他干的是会计。白天做好本职工作,晚上就到夜校大学组学习,选学了成本会计、审计学两个专业,并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结业证书。解放后,岳父多次“转岗”。他干什么工作就选学什么专业,曾先后选学了高级统计、中级机械制图、初级电工、药剂有机药物合成等专业,而且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在“文革”期间,夜校停课,岳父依然在劳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不辍。

  “文革”结束后,年近花甲的岳父仍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和工程师职称而拼搏。很多人不理解:“你快到退休年龄了,还同年轻时一样学习,到底想干啥?”岳父听了笑呵呵地说:“年纪大了更要抓紧时间学习,我学习不是为了混一纸本科文凭、一个工程师职称,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巩固实践中得来的成果……”经过几年努力,原来只是普通机修工人的岳父,终于成为“文革”后上海医药行业第一批工程师。

  由于岳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所以到了退休年龄,所在单位再三挽留,外地一些同行单位也来人来函聘请他。岳父退休后,在继续为本单位忙碌的同时,还担任了好几家制药企业的设备技术顾问。他比退休前更忙了,每天早起晚睡,搞设计、绘图纸,往返穿梭于几家单位,帮助解决生产流程线上出现的疑难杂症。有的外地药厂设备“患病”,专程派人到上海请他去“会诊”。岳父有求必应,而且总是“手到病除”。

  如今,每每看到岳父珍藏在箱子里的那一本本结业、毕业证书以及聘书,我就会想起他老人家戴着老花眼镜挑灯夜读的情景,仿佛又听到一辈子好学上进的岳父那句“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教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