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健康

一念之差拉开学习效果

专家:“自我效能感”取决于过往成败

  本报记者 林乐雨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周大伯作为社区老年大学的手工课导师,总是满怀热情地鼓励每一位学员怀揣“我能行”的坚定信念,勇敢地挑战作品制作。

  在他的课堂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同样复杂的手工制作任务,学员们的反应大相径庭:一些人视挑战为乐趣,难度越大,他们的热情愈发高涨;另一些人总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种心态的差异,直接反映在学习成果上——勇于接受挑战的学员往往进步神速,作品也更为出色;那些畏首畏尾的学员,最终的作品往往不尽如人意。

  当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你是跃跃欲试、满怀信心地迎难而上,还是忧心忡忡,一开始就预见到最糟糕的结果?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的心理机制——自我效能感。

  何为自我效能感?它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自己能够采取必要行动以实现预期目标的信念。简而言之,就是面对挑战时那份“我能行”的信念。

  绍兴市中心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夏霞解释,这种信念会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即使面对生命衰老,会乐观面对;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容易被恐惧和不安笼罩,陷入焦虑和抑郁。

  马夏霞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高低,往往源于其过往的成败经验。这是塑造这一信念最强有力的源泉。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会显著提升个体在该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反复的失败则会逐渐削弱这种心理。

  此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榜样力量也能成为我们“我也能做到”信念的强心剂。然而,他人的失败,尤其是那些付出巨大努力后的失败,也可能对自我效能感造成负面影响。

  马夏霞提醒,长期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中老年人更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持续学习、与乐观的人为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1 一念之差拉开学习效果 2025-07-29 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06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