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新闻

社区微空间变身“幸福补给站”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翁一帆

  上周六清晨,丽水龙泉市西新社区大桥头临江的休闲区渐渐热闹起来,70岁的龙泉市蚂蚁部落爱心协会志愿者林爱芬早早来到“爱心小屋”。在龙泉市的街头巷尾,记者发现,一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社区微空间,如今悄然变了模样,成为“爱心小屋”。

  打造生活服务“便民港”

  在龙泉市七星井社区欧冶子公园旁,龙泉市秦光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管理的“爱心小屋”已成为人气聚集地。每月固定的服务日,都能看到一群忙碌的银发身影

  “看到这里空着可惜,就想把它利用起来。”66岁的协会会长左超英道出初衷,为了让小屋“活”起来,协会主动对接社区和相关部门,提出“变废为宝”的想法,屋内新增药箱、缝纫机等物资,让小屋的功能更加完善。

  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这个以综合便民服务为特色的“爱心小屋”已累计开展活动55场,服务居民1200余人次。

  构筑夜间休憩“暖心湾”

  龙泉市城东社区一号码头旁的“爱心小屋”是龙泉市银铃爱心协会志愿者守护的“夏夜港湾”。小屋采用“冬白夏夜”模式:冬日为午后晒太阳、话家常的居民提供便利;夏夜则服务饭后纳凉、江边散步的人群。60余位志愿者风雨无阻轮值,备好免费凉茶、血压仪、体重秤和应急药箱。

  “晚饭后沿着江边散步过来,喝杯茶,量量血压,再跟老邻居、志愿者们聊聊天,心里特别舒坦。”居民陈阿姨说。

  目前已累计接待居民超1800人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瓯江畔暖心湾”,悄然拉近了邻里距离。

  搭建健康守护“连心桥”

  “基本上8时人就多起来了,所以我们会提前到岗准备。”在龙泉市西新社区“爱心小屋”,志愿者林爱芬正为一位大爷测量血压。小屋里常备着饮用水和应急药品。

  这个小小的临江小屋,已成为社区附近不可或缺的“健康连心桥”,累计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1500余次。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6 社区微空间变身“幸福补给站” 2025-07-18 浙江老年报2025-07-1800011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