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吃一个月后姑娘“黄”了
每天一把把 无数人中招
本报讯(通讯员 杨陶玉)一到洗头,头发就一薅一大把,地上、水池里都是“散落的忧伤”。29岁的小黄为了挽回自己“日渐稀疏”的头颅西药、中药无缝对接,轮番服用,不想却“黄了”。
“胃口不好、尿色深黄、眼白发黄……”近日,坐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感染病科主任助理杨丹红主任医师面前的小黄,一脸憔悴,有气无力。
小黄原本有着一头秀发,最近每天起床,枕巾散落不少头发。但凡一洗头、梳头,头发掉落一把,她先是各种防治脱发西药;随后,她打听到中药治脱发有奇效,“副作用也小很多”,便配了中药,一鼓作气连服1个月。脱发没明显改善,却出现腹部不适、乏力、尿色、眼白发黄等症状。
检查结果在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后,结合中药中含有制何首乌等成分,考虑为重度药物性肝损伤。
医院对她采取护肝、退黄等治疗措施一周多,目前已出院。
“何首乌在民间被称为生发乌发神器,但导致肝损伤并非个例。”杨丹红直接指出小黄的问题所在。何首乌若长期服用或大剂量应用之后,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以及肝细胞坏死和细胞膜出现损伤,这都是因为何首乌有一定的毒性。
“门诊接诊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人为盲目服用中药、养生茶及保健食品后发病。”杨丹红建议,即使是医生所开方,长期服用也需密切复查肝功能。
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介绍,我们服用的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通过肝脏代谢和“解毒”,最易伤肝,即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像抗肿瘤药物等,这些药物虽有肝损风险,但如病情需要,还是应该遵医嘱服用。
医生提醒,一些所谓的“秘方”“偏方”等千万不要轻易尝试。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乏力等症状,特别是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染时,要高度警惕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及时上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