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女“还原”课堂为外婆庆生
忆旧心理注意区分积极和负面两类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昨天,75岁的孙阿姨翻出去年生日时“重返”讲台的照片,满满美好回忆。
孙阿姨退休前是一名教师,每每回忆起曾经的高光时刻,都让她开心不已。更让孙阿姨高兴的是,晚辈们对她的“忆往昔”很是捧场。女儿和外孙女除了仔细聆听,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比如孙阿姨获得的荣誉证书、与学生合拍的老照片等。去年孙阿姨生日时,外孙女在布置上“还原”了许多课堂元素,让孙阿姨体验了一把重回校园的感受。
“老年人爱回忆是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杭州市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华浩水说,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活动和接受新事物能力明显下降,但远期记忆通常保存较为完整,往事总会不时闪现在脑海中。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忆旧心理”,也被称为“老年人的主观回想感”。
华浩水表示,“忆旧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当回忆起人生高光时刻,内心会产生强烈认同感和满足感,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当回忆内容多是负面事件,易形成消极、悲观情绪。若长期陷入负面事件的回忆无法自拔,会促使身体机能加速老化,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健康。
写日记、回忆录,翻看老照片,整理老物件,和他人分享往事等,都是“忆旧心理”的表现方式。美好回忆能疏解情志,锻炼记忆力,防治认知障碍,建议老年朋友尝试多搜寻相关内容。子女应注重倾听,并帮助老人回忆美好往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身边老年人近期记忆衰退严重,但远期记忆完全正常,提示可能是认知障碍前期表现,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