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健康

荔枝味美 一次最好不超过15颗

  本报记者 徐小翔

  眼下正是荔枝上市季,近日关于荔枝的话题“原来我一直在吃荔枝虫子”登上热搜。

  浙江医院营养科主任郑培奋解释,准确地说,不是荔枝长虫子,而是虫子钻进荔枝果里面。这种虫叫荔枝蒂蛀虫,是荔枝的一种主要害虫。

  与杨梅中的果蝇幼虫往往深藏在果肉里不同,荔枝蒂蛀虫通常藏在荔枝果核里,就算有,大概率是吃不到的,不用太担心。真正见过荔枝里有虫子的朋友其实是少数,但大多数人都曾经见过,荔枝去掉果蒂后会残留一些黑褐色粉末,那是虫粪,俗称粪果,通常是成果期时,幼虫在果蒂与果核之间取食的时候留下的。

  其实比起虫子,吃荔枝更应关注摄入量。这个季节,常有人在大量食用新鲜荔枝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这种疾病被称为“荔枝病”,严重者会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这是因为荔枝里有两种“毒素”,会阻碍血糖转化。它们会干扰人体生成葡萄糖,抑制脂肪酸代谢,导致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能及时转化为血糖,加剧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

  郑培奋表示,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15颗左右),10颗以内最安全。另外,不要空腹吃,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吃。如果已经空腹吃了,就尽快吃点饭。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2 荔枝味美 一次最好不超过15颗 2022-07-15 浙江老年报2022-07-1500008 2 2022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