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埋下一颗“雷”
脑梗高危患者四个办法管住嘴
通讯员 王婷 吴玲珑
本报记者 钱慧慧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段时间,许多人开启慵懒生活,65岁的陈先生便是如此。爱人一大早起床张罗家务,而他通常是近中午起床,吃个早午饭,又躺回床上看电视。这一天下午近5时,爱人到床头问他晚餐煮什么,才发现陈先生口角往右侧歪斜,身体却向左边倾斜,说话语速也较之平时缓慢。随后,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就诊,陈先生被诊断为脑梗死。虽然经治疗陈先生已出院,但脑梗死留下的病灶将一直伴随着他。
高血压10余年,还曾因心肌梗死做过冠脉支架植入术,陈先生是脑梗高危患者。但他自己不当回事,甚至当家里人发现其语速较平时缓慢等症状时,还称自己“没事”。
除高血压,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饮食结构不良(如高钠低钾饮食,高糖高脂饮食,水果蔬菜摄入过少)、肥胖、缺乏身体活动、代谢综合征、绝经后激素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和感染等。
大家都害怕得脑梗,但其实脑梗也有“害怕”的时候,那就是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及合理规范饮食。宅家时,脑梗高危患者怎么管住嘴?
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例如烹调时改用植物油。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膳食中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肉提供;应多吃鱼肉,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豆制品,如豆腐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摄入。体内摄入过量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恢复极为不利。
低盐饮食。脑血栓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抑或在烹饪中加醋、芝麻酱等以增加口感。食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可加速脂肪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对防止脑梗死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