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友”老吴的南极之旅
“摄友”老吴的南极之旅
“徒步穿越地球上的24个时区,最快要几个月?”一见面,吴成海抛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见记者答不上来,他笑着揭晓了答案:围绕着南极点转一圈,只要几秒钟就可以穿越所有时区。
本报记者 曹漫
眼前的吴成海身材高大,身着红色的户外服,容光焕发,这件外套就是他去南极时穿的。去年12月26日到今年1月10日,58岁的老吴随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去了一趟南极。当时协会组织了114人分别从北京、广州、上海三地出发,共赴南极岛。“去的时候一路上越来越热,大家都不停地脱衣服,回来则相反。”老吴告诉记者,直到乌斯怀亚,温度才逐渐降低到十几摄氏度,今年1月1日到了南极温度则一直在零摄氏度左右徘徊。
老吴退休前是浙江第一水电集团分公司的负责人,年轻时就很喜欢摄影,无奈工作繁忙,直到2011年才真正玩起了数码摄影。他还报名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浙江分院学习,还作为优秀学员代表,站在颁奖台上参加了毕业典礼。这次去南极,他的行李最多,一共有33公斤,光是摄影器材就有15公斤,“有3个相机和6个镜头”,这也让团友们惊呆了。
“南极几乎没有植物,在南极半岛上也没有树木,最北端也就3种能开花的植物,其他就是一些地衣类和藓苔类低等植物。”说起南极,他打开了话匣子,打开电脑,找到了当时拍的照片,没说几句就又回到了摄影“老本行”。这些照片看起来漂亮,当时拍摄的难度却不小。白茫茫一片,除了海以外,要找个参照物实在是不容易。海上的浮冰、冰川、企鹅、海豹、海豚、 鲸鱼在他的镜头下一张张被定格。说到南极的萌宠企鹅,老吴觉得的确很可爱,但意外的是“实在是太小了,还没有一只北京烤鸭那么大。”他一边说,一边跟记者比划。
旅游团里,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76岁,最小的团友只有6岁。一天,他们乘坐的探险船要经过以风大浪高、有着“魔鬼海峡”之称的德雷克海峡,所有成员都抱着一颗忐忑的心,既害怕德雷克海峡“发威”,又期待能感受西风带狂浪汹涌的享受。所幸最后虚惊一场,根本没什么风浪。有些年轻人还觉得很遗憾,希望在返程时能领略其魅力。
这趟南极之行共花费了老吴9万元,对这次旅行探险他还是非常满意的。去南极是他一直以来的梦,尤其是在2013年身体抱恙,住了3个月院后,更坚定了他这一信念。
早在去南极前,老吴把国内摄友们推荐的各大摄影圣地几乎跑了个遍。从国内的西藏、新疆、内蒙古到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尼泊尔等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下一站,老吴说他还想去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