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影响睡眠质量?
多梦是很多人在睡眠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昨晚没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总是睡不着”之类的话,似乎多梦真的会影响睡眠质量。但也有人曾对主诉失眠、整夜作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发现那些主诉“梦多”、“整夜作梦”的病人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似乎多梦与睡眠质量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究竟多梦会不会影响睡眠质量呢?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睡眠研究室主任赵明学。
赵明学表示,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为既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一般来说,睡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做梦。其中一部分人醒来后就忘记梦的内容,最多只留下做过梦的感觉,这样的梦境,完全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但那些在醒后还能清晰记得内容的梦境,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许多老年人把自己睡眠时间减少的原因归咎于多梦,这点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老年人所说的睡不着,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睡眠的‘要求太高’了。”赵明学介绍,人的睡眠质量可以分成“质”与“量”两方面,其中质主要以睡眠是否踏实、第二日是否精力充沛衡量;量指的是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睡眠需求量,例如新生儿每日需要20小时以上睡眠,而老年人有5-6个小时睡眠便可以保持一日精力。即便一个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只要第二天早上没有出现倦怠感,就说明前一晚的睡眠达到了足够的休息效果,老年朋友没有必要执着于睡眠时间。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多梦呢?
曾有古书记载,气血不足、情志损伤、阴血亏虚、痰热内扰肝胆、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等原因都会导致多梦。这说明多梦的原因在于机体内在变化。用现代医学来解释,神经衰弱、大量脑力劳动导致脑神经兴奋过度、睡姿不正确、失眠症的影响也会导致多梦。赵明学表示,总的来说会导致多梦的原因除却内在因素外,外界环境也有一定影响。不够舒适肃静的睡眠环境;压力巨大、令人精神紧张的工作环境;由能够影响心态的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作用,都可能造成夜晚多梦。
赵明学建议老年朋友平时要注意寻找生活乐趣,提升个人幸福感。同时子女也应当多关心老人,给予其心理安慰。自古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不无道理,只有调节好了心态,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结论:如若醒来之后无法回忆起梦境内容的梦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但整晚甚至连续几天做能够记住内容的梦就会影响睡眠质量,应当适当予以自我调节。通讯员 徐勤 见习记者 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