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茶馆

给“空巢老人” 更多爱

  王 珏

  

  一个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2%,并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同时,另一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万老人独守“空巢”,而在这一银发族中,更有不少人心境抑郁、心理失衡、心绪消极、心情索然。

  “空巢家庭”的出现,常使老人时常由于无人照顾、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生命受到威胁,这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大的伤害。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无助和无奈等复杂的情感体验。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白天茫然荡马路,晚上孤独守空房,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空巢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遥想当年,他们曾经为国家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进入老年,当他们体弱多病之时,应该享受到精神上及物质上的享受,得到社会的保障。除了靠法律和政府行为保障老年人之外,我们的社区更应该把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放在首位,定期对孤寡老人进行询问、探望,让他们晚年生活也有所依靠。同时,加强社区助老服务。各地社区应当逐步建立“支持监护网络”,建立“银发老人信息库”,对空巢老人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为其建立家庭档案。发动邻居、民警、志愿者等做网络的支持人,每天探视空巢老人。有人提出今后住宅设计上多建“老少户”的设想也不失为一种富有远见的建房方案。目前,大城市的一些社区,有的为空巢家庭安装救助门铃,有的由政府出钱为生活困难的老人请钟点工等。杭州的一些社区还为老人们推出挂“黄手帕”和亮“小红灯”的举措,所有这些,都是值得称赞和仿效的。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邻里、社区和社会机构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是必要的,而来自子女的亲情更是重要的慰藉。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精神的赡养、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生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亲情和交往状态与其生命长度成正比。所以,晚辈不能有“养小日日鲜,养老天天厌”的心理,也不能以“工作忙”、“条件差”为理由来推卸照顾老人、关爱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得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回家干干。


浙江老年报 茶馆 00003 给“空巢老人” 更多爱 2009-07-29 2 2009年07月29日 星期三 给“空巢老人” 更多爱 IdPh UrlPh

  王 珏

  

  一个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2%,并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同时,另一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万老人独守“空巢”,而在这一银发族中,更有不少人心境抑郁、心理失衡、心绪消极、心情索然。

  “空巢家庭”的出现,常使老人时常由于无人照顾、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生命受到威胁,这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大的伤害。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无助和无奈等复杂的情感体验。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白天茫然荡马路,晚上孤独守空房,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空巢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遥想当年,他们曾经为国家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进入老年,当他们体弱多病之时,应该享受到精神上及物质上的享受,得到社会的保障。除了靠法律和政府行为保障老年人之外,我们的社区更应该把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放在首位,定期对孤寡老人进行询问、探望,让他们晚年生活也有所依靠。同时,加强社区助老服务。各地社区应当逐步建立“支持监护网络”,建立“银发老人信息库”,对空巢老人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为其建立家庭档案。发动邻居、民警、志愿者等做网络的支持人,每天探视空巢老人。有人提出今后住宅设计上多建“老少户”的设想也不失为一种富有远见的建房方案。目前,大城市的一些社区,有的为空巢家庭安装救助门铃,有的由政府出钱为生活困难的老人请钟点工等。杭州的一些社区还为老人们推出挂“黄手帕”和亮“小红灯”的举措,所有这些,都是值得称赞和仿效的。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邻里、社区和社会机构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是必要的,而来自子女的亲情更是重要的慰藉。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精神的赡养、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生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亲情和交往状态与其生命长度成正比。所以,晚辈不能有“养小日日鲜,养老天天厌”的心理,也不能以“工作忙”、“条件差”为理由来推卸照顾老人、关爱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得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回家干干。

SourcePh Pictur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