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市江干区的王女士今年60多岁了,身体有怕冷的毛病。今年11月中旬,她找医生配了一剂膏方,就早早地开始吃了。吃了半个月后,周大妈受凉得了重感冒,医生说,治疗期间得停吃膏方,这一停就是10天。等到感冒好了,想再继续吃,却发现膏方已发霉了。周大妈心疼:上千元的滋补品,本来可以吃两个月,现在只得全部扔进垃圾箱里了。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研究室主任龙惠珍教授认为:现在医院里的膏方,主要的缺点是量太大,中间身体万一有个变化,或保存不当易发生霉变,就再也不能继续服用了。龙教授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制作膏方,一次做的量不要太多,够吃一个月左右的量就行了。吃了一个月后,身体有变化,可以及时调整下一次的配方,这样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了。
膏方如何做,龙教授说有二十个字、五大步骤:
先期准备 请有经验的老中医开出符合个人机体特征的膏方,配好中药带回家。将药物和匀放入有盖的容器内(最好是砂锅,也可用搪瓷锅等),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水高出药面10厘米(水若不够,可再加),浸泡一天。
细心煎药 火候“先大后小”,即大火将药液煮沸(小心溢出),再用小火维持微沸(如以前煎中药一样),过滤取药汁备用。药渣不要倒掉,继续加冷水再煎。如此煎煮三次,三煎的药液合而为一,静置沉淀约一天,再用消毒多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煮搅浓缩 将过滤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使其形成稠膏状。
加料收膏 这方面最能体现个性化。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还可加入核桃肉、芝麻增加营养。为了可口好吃,也可再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饴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膏。
低温储存 储膏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因膏剂含有糖分和动物蛋白,温度高容易变质发霉,所以存放的环境须阴凉干燥(可放入冰箱冷藏)。用干燥的汤匙取膏,不要碰到水分。一料膏方一次无需做得太多,这样就不用担心储存和浪费问题了。 施水泉 吴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