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许多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这是长期以来按照太阳光照昼夜变化的规律形成的,即俗语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代代相传,通过获得性遗传,以大自然构成的光亮——黑暗作为信号,好像深刻录在脑内的松果体这个内分泌-神经器官上,逐渐形成了生物生理节律的周期活动。一般认为,人类的昼夜生理节律的周期长度在24~25小时。即使暂时生活在连续数天的黑夜或白昼下,机体仍会维持在24小时的昼夜节律周期。只有当处于较长时间(如连续7天以上)的暗相或明相状况下,才会使机体失去原有的生理昼夜节律规律,即可能延长到33小时的节律周期。
觉醒--睡眠,是以昼夜为周期的生理节律活动中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虽然在初生婴儿时期,一昼夜中有多个觉醒-睡眠周期,到儿童期减为两个周期(需要午睡及夜间睡眠),但到了成年期,往往只有一个与昼夜节律大致同步的觉醒-睡眠节律周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