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呼吸道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相对病患较多,农村高于城市。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最多见,且随年龄增长及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往往会出现晨咳、咳痰,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时都会加重病情,使咳嗽加剧,咳痰增多,甚至变为脓性痰。很多患者为了止咳,往往服用大量镇咳药,希望减轻咳嗽症状,结果不但不能消除咳嗽、咳痰根源,反而一遇寒凉就更加厉害。
揭开老慢支久治不愈的原因
由于老慢支的发病过程在以前总认为是由慢性炎症引起,于是治疗重点放在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上,但经过临床实验证实这些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很难彻底祛除病根。
现代医学发现,慢性支气管炎好发的原因主要是支气管粘膜发生纤维化病变,引起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出现纤维化,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而要祛除老慢支,控制逆转肺纤维化就成了前提条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协和医科大学胡卓伟教授研究发现,肺纤维化控制不住的结果只有一个——慢性肺病长期不能治愈,直接导致呼衰,这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肺部纤维化病变的危害,才能彻底摆脱慢性呼吸道疾病威胁。胡教授呼吁,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都应该把治疗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的注意力放在控制和逆转肺纤维化病变上,肺组织器官发生纤维化,受到人体内TGF一β细胞因子的控制,当TGF一β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时,肺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含量远远高出1%,从而导致肺组织器官纤维化;当TGF一β细胞因子分泌稳定时,肺成纤维细胞含量保持在1%左右,肺功能就会保持正常。
只有平衡人体内的两种纤维化因子,老慢支才有祛除的可能。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