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往事
3  4  
PDF 版
· 蒋介石的前三次婚姻
· 我的第一件西装
· 三次迁居,三幅对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第一件西装
■毛开乐(绍兴)
  一九八七年秋,我在诸暨县人民政府的一个部门任职,为约见诸暨籍港胞商讨筹建香港诸暨同乡会事宜,我要与有关同志一起赴深圳出差。

  当时,民间有句顺口溜:一等公民漂洋过海(指出国出境),二等公民深圳珠海(指到特区),三等公民北京上海(指跨省外出),四等公民温州镇海(镇海意为宁波,指到省内发达市、县),末等公民诸暨看山看水。

  我有幸荣升“二等公民”,不能不说有点激动。听说“二等公民”的身份要配上西装,不然的话,到了特区出入宾馆和公共场合会被人另眼相看。为此,我和家人谋划弄套西装。当年,我月工资100余元,从工资单上看在县级机关也算名列前茅,但上有老,下有小,负担不轻,还得精打细算,考虑去商店买要多花钱,结果找人做了一套,大概只花我半个月的工资,很合算。这样,我有生以来的第一套西装诞生了,黑色、有点隐隐的条纹、单排扣、对襟下边是弧形。西装应配领带,凑巧,一位朋友送来一条,紫红色的。领带不会打结,请个师傅单个教练,我天生不够聪明,手把手地教了好半天才勉强学会。

  于是,我带着第一件西装上路了,那时诸暨城关街头巷尾还难得见西装革履之士,县里最高领导平常都穿中山装,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心想如果穿上西装出家门,碰见熟人问这问那,麻烦!遇见生人多看你几眼,不自在!所以即使到了机场,西装尚在包里,直到下飞机前才整装换下。

  就这样,我穿着第一件西装接待前来深圳聚会的旅港同乡,没想到他们一见面就说:“嗨!西装穿上,换个人样,像一个政府官员的样子。”我穿着第一套西装入住星级宾馆,跨进宾馆大门,迎宾小姐微笑点头,并道一声“欢迎光临”,刚到房间,行李送来;我穿上第一套西装步入高档酒家,宾主围坐餐桌,一人一位服务员站立身后,脱下外套给你挂好,抽出香烟给你点火,我这个“土包子”对此还挺别扭;我穿着第一套西装在深圳中方口岸摄影留念,眺望对岸高楼林立的香港,想到港岛日后将回归祖国深感自豪……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年过花甲,往事历历,穿第一套西装的情景犹如昨天。值得欣慰的是从那以后,我因工作需要多次往返港澳,去过宝岛台湾,也到过地球的那半边,早已晋升为“一等公民”,自然,我的西装也换了一套又一套。从式样上说,有单排扣、双排扣,有对襟下边弧形的、直角的,领头或大或小的,还有后面开条缝的和西便服。从颜色上说,有灰色、深蓝、浅蓝的,有乳白、淡黄、棕色的,还有黑底带格的。

  度过军旅生涯的我,上世纪80年代后转业地方,从常穿黄军装、解放鞋到穿中山装,从有了第一件西装到拥有西装“套餐”,从看到街上穿西装的人寥寥无几到如今穿西装的人比比皆是。是啊!人们这普普通通的穿戴变迁,不正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社会、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变化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往事 00003 我的第一件西装 2008-10-29 48256F6C00202568482574EF0015B1E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