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与友人一起在天目山避暑,顺便去临安市参观了千年王陵——吴越国钱王之墓。我观看了钱王陵内的壁画、家谱、家训,参阅了有关钱王史料后,对这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十分显赫的人物,肃然起敬,感叹不已。
钱缪生逢乱世。唐朝灭亡后,中国四分五裂。公元907年至960年,史称五代十国。钱缪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建了吴越国。
钱王在位的主要政绩有三:首先,善事中国,维护统一。当各藩镇纷纷称帝的时候,钱王始终保持冷静头脑,主张“与其闭门作天子,不如开门为节度”,维护中国统一。中原虽换了五姓五个朝廷,但他对中原朝廷依然频繁地纳贡,终不失臣节。临终时他立下遗训:“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事之……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公元978年,钱缪孙子钱弘俶,遵循祖训,毅然将一军十三州八十五个县全部纳土归宋。“完国归朝,不杀一人,其功德大矣。”
其次,保境安民,励精图治。钱王对外力避干戈,不轻易出兵。后梁灭唐,有人叫他举兵讨梁。钱王认为:“如果先师北上,后方空虚,夙敌乘机侵扰,境内不安,生灵涂炭。”他拒绝兴兵讨伐,并接受了梁的册封。为了保境安民,钱王与周边小国搞联姻外交,诸王子中有七个与邻国联姻,各国称他为父兄而事之。有了这样一个和平环境,钱王就致力于国内建设,大力发展经济。他大规模兴修水利,在钱塘江修筑石塘,后人称为“钱氏海塘”,又在松江、扬子江筑闸筑堰,在越州鉴湖周围筑塘,扩大灌溉面积。由此,使江、浙地区旱涝灾害明显减少,农业丰收。当中原干戈遍野,“斗米万钱”,吴越国境内却是“斗米十钱”,出现“人为万石之家,户有千金之堰”的富庶景象。钱王还十分重视通商、通航,与朝鲜、日本、伊朗等国都有广泛的贸易往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杭州大都市地位。
其三,尊教重学,广纳贤才。钱王出身微寒,文化不高,但他重儒兴学,尊重知识与人才,因此身边人才济济。有了这许多文臣武将与钱缪一起,运筹帷幄,治国安邦,从而使吴越国长治久安,富甲一方。
钱王还深感要子孙延绵,必须自善其身。公元912年2月,作“家训”八条,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家庭、婚姻等,告诫子孙“莫忘本,莫轻弃吾祖先”,对吴越国的三世五王影响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