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学苑
3  4  
PDF 版
· 古稀摄影迷
· 修身养性在笔端
· 好戏唱遍乡村
· “灯谜”与“谜语”
的区别
· 把握取景角度 打造完美风光
· 骨痛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稀摄影迷
  在缙云县,人们常看到一位背着“长枪短炮”的古稀老人在拍摄照片,他就是县老年大学摄影班的老师刘旭升。他十几年持之以恒拍摄缙云风光,拍摄技术不断提高,受到摄影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称赞。

  说起刘老师爱上摄影,还有一段故事。1992年,刘旭升退休后精神空虚,好像失去了支柱一样,经常头痛、手脚麻木。1996年正月里的一天,刘旭升在散步,看到一位老大妈在卖照相机,于是他灵机一动:现在我有空闲时间,何不去拍拍缙云县的山水风光,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宣传了缙云的风土人情。于是他就到照相馆买来一只价值170元的“傻瓜”相机,又到新华书店买了摄影书籍,每日奔波于缙云的山水、田园之间,学习摄影。1996年,几位老友约刘旭升去读老年大学,老年大学领导知道刘旭升懂得一些摄影知识,就找他谈话,学校要开摄影课,要他牵头。办班前,学校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朱牧老师来讲课,朱老师把刘旭升拍的照片当教材来点评,在课堂上让学员轮流看,指出好在什么地方。后来刘旭升任老年大学摄影小组组长,他想,要带好其他学员学好摄影,自己必须首先学好,自此他就迷上了摄影。

  刘旭升拍摄很认真,也肯吃苦,每天晚上都要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要拍什么镜头,头天晚上在脑子里就先构思好。为能拍到好的镜头,他不分白天黑夜,不管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各地的民风民俗、各种民间活动也是他拍摄的首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旭升现在是缙云县摄影界的知名人士。1999年县邮局发行的一套仙都风光明信片,其中鼎湖峰和叠箱岩就是他的经典之作。

  刘旭升不仅自己照片拍得好,还带出了一批摄影爱好者,与他一起宣传缙云。从1996年9月刘旭升任缙云老年大学摄影小组组长起,在他的带领下,学员从十多人增到三十多人,成立了摄影班。为提高学员的拍摄水平,他请摄影专家讲课,传授相关知识和拍摄技巧;他还自编教材,自己讲课,组织学员外出采风创作,举办摄影展,共同研讨、切磋摄影技术,使学员技术很快得到提高。

  如今缙云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已有一批摄影骨干力量,每年都有许多作品被全国有关新闻媒体发表,十多年来,单刘旭升本人就有200多件作品发表。

  刘旭升常说:“摄影不单充实了我的生活内容,还增强了我的体质,如今的我,朋友多了,药费少了。虽然已75岁,但依然会耕耘在心爱的摄影园地,发掘更多的美,奉献给大家。”                  夏淮洲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学苑 00007 古稀摄影迷 2008-9-10 48256F6C00202568482574BA002C6D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