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情倾诉 丧偶老人应把内心的痛苦、焦虑和种种想法,一古脑儿向子女或亲友倾吐,以寻找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
自我安慰 应该理智地看到,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只是早几年晚几年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宽慰自己,“早走”的老伴一定“希望”我多保重身体,坚强地再多活几年。
避免自责 许多老年丧偶者都认为对不起死去的老伴,比较多的是谴责自己没有很好满足老伴临死前的某些愿望。这种不必要的自我责备,既伤身体,又害心理。
转移注意力 为了避免自己折磨自己,应该尽快将注意力转换到其他的人或事上去。一是客观转移。比如,老伴去世后,可以暂时到子女家中住段时间。还可以把房间重新布置一番,及时将老伴生前常用的物品收藏起来,避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二是主观转移。比如,虽然不能离家,却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未来生活上去,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三代人的养育上去。
走向社会 丧偶老人应从家庭走出来,积极地投入生活。还有工作在身的,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成就感有助于替代悲伤感。退休老人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或群体活动。双休日与儿女及孙辈相聚,或者拜访亲朋好友。这样的生活既充实,又轻松,有助于丧偶老人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开创新的生活来充实自己,安享晚年。
张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