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人物
3  4  
PDF 版
· 反扒高手毛奶奶
· 与扒手结下了“难解之缘”
· 尾 声
· 抓小偷“抓”出大要案
· 老百姓心中的一颗“星”,扒手眼中一颗“钉”
· 她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她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
  与扒手打交道需要一双鹰一样的眼睛,毛桂仙就练就了这样一双眼睛。她曾骄傲地说:“不管伪装得多么好的贼,被我‘刮’着一眼,他就逃不掉了!”

  此话不假。那年的一天,一家商店门口的一个男子引起了她的注意:此人四十左右,长得一副书生模样,似乎是在那里等人。可毛桂仙凭自已的眼力,就觉得此人有来头。她于是不动声色地盯上了他。不一会儿,商店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那男子很“随意”地朝着热闹的地方挤去。毛桂仙寸步不离地紧随其后,不一会儿,只听她大喊:“抓住这贼!”人们循声望去,只见那衣冠楚楚的男子脸孔煞白,那只偷钱包的手正被毛桂仙死死地“钳住”……

  事后查明,那男子是惯偷,专门在各个城市间流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少有失手的时候”。这次他从兰溪到杭州,转而又从富阳来桐庐,一路上“顺风顺水”,已“掳”了500多元人民币和300多斤粮票。那扒手连连哀叹说:“想不到落到一个老太婆手里,真是阴沟里翻船!”

  毛桂仙抓贼不仅靠一双鹰一样的眼睛,更凭一手掌握“火候”的好功夫。她说抓贼和打蛇一样,靠的是掌握“分寸”:打蛇若没有打在“七寸”上,那结果很可能是打蛇不死反被咬;抓扒手也一样,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一定要在贼拿住了钱包的一刹那迅速出手,人赃俱获,否则贼可能比你还“理直气壮”。

  为了掌握“火候”,毛桂仙没少吃苦头。那是1988年某日早晨,毛桂仙很早就“出工”了,想不到小偷比她“开工”还早。她一出门就发现了目标:那是一个年轻的扒手,只见他手一晃,就从一个老人的口袋里掏走了一个包。老人还浑然不觉。毛桂仙迟了一步,见没抓住时机就不动声色地叫过老人一问,老人才发觉小偷已“关心”过他的口袋,但幸好那天老人没带钱,小偷偷走的只是一包药。毛桂仙叫老人不要声张,他料定小偷还要出手,就不紧不慢地跟踪上了。

  那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跟踪。那扒手早上“出手不利”后就干脆晃悠开了,他从县城这一头晃到那一头,中午还悠哉游哉地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这可苦了毛桂仙,为了做小偷“忠实的警卫员”,她早饭没吃,中饭又没吃,饿得饥肠辘辘。可她毫不气馁,依旧紧紧跟踪,一直“盯”到下午两点,那小偷到船码头买上船票打“回程”了,毛桂仙还装做排队买票紧跟在他的身后。就在要上船的时候,那扒手终于出手了,只见他手快如风地掏了前面一个老工人的钱包。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他抓住老工人钱包的一刹那,他拿钱包的手也被毛桂仙紧紧“钳”住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