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养生
3  4  
PDF 版
· “春捂”大有讲究
· 养蜂人家的 百岁寿星
· 老人吃水果有学问
· 控制热量 可延缓衰老
· 父亲的健身闲趣
· 车前草治尿频
· 走出误区 正确了解关节病
· 治过敏性皮炎方
· 找回健康的睡眠知识问答之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春捂”大有讲究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有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建铃 荐稿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