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人物
3  4  
PDF 版
· 苏连珠:见证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 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在美找到实验依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洋彼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在美找到实验依据
  本报讯 继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完成的“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延髓麻痹的研究”课题通过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后,近日,又从大洋彼岸知名科研机构——美国JACKSON实验室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由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研发的肌萎灵注射液,在该实验室实验研究也显示可显著延长运动神经元病转基因小鼠存活时间和瘫痪等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时间,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令美国科学家赞叹不已,而且又一次证实肌萎缩注射液对运动神经元病有确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中药注射液,造福千千万万的国内外肌萎缩患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锥体束的运动系统疾病。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快,病情重,可致患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进行性延髓麻痹可致患者呼吸吞咽困难、呛咳、发音不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常因并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而危及生命。为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陈金亮教授等人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从奇经理论和络病学说论治该病的新观点,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筛选相关中药研制出了中药制剂“肌萎灵注射液”,且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采用国际上最前沿的实验方法,从分子和基因水平观察该注射液对实验性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理作用,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于2005年8月~12月,与美国JACKSON实验室合作,在该实验室将人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点突变后转入小鼠体内,待小鼠出现与人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症状类似的偏瘫等体征后,注射中药肌萎灵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肌萎灵注射液可显著延长运动神经元病转基因小鼠存活时间和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时间。从而从分子和基因水平找到了该注射液有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科学实验根据。

  据悉,此前,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合作进行并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肌萎灵注射液对正常运动神经元和神经毒性损伤运动神经元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延长模型小鼠生存及瘫痪等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的时间。经与北京以岭生物干细胞研究室联合引进国际前沿的生物技术干细胞移植与注射肌萎灵注射液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也显示该注射液能显著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可大大提高疗效。这次美国JACKSON实验室采用国际上最前沿实验方法取得的可喜实验结果,再次为肌萎灵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找到了科学实验依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