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学苑
3  4  
PDF 版
· 美景在我手中定格
· 我的太行山情结
· 赋·比·兴
· 中国戏曲剧种简介(上)
· 中华书法
· 嘉绿苑老年电大开学
· 江山老年大学举办“春兰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戏曲剧种简介(上)
  昆曲 源于江苏昆山,明朝中叶后开始盛行,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高腔 源于江西弋阳,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

  梆子腔 源于山西、陕西交界处,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

  京剧 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评剧 源于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现在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河北梆子 源于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善于表演悲剧情节。

  晋剧 由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

  蒲剧 由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声腔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

  上党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

  雁剧 也称“北路梆子”,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秦腔 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形成于明代中期。粗犷质朴,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

  二人台 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生活气息浓郁,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

  吉剧 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表演质朴火爆。

  龙江剧 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轻松幽默,曲词通俗。

  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形成于明代末期,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马金凤等著名旦角演员。

  越调 河南地方剧种,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也称“四股弦”。

  河南曲剧 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

  山东梆子 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