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两个“龙头” 的故事
· 难忘刘家峡
· “红色”彩礼
· 母亲为我过生日
· 找战友
· 征稿启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难忘刘家峡
周耀明
  “天上银河地黄河,刘峡索桥影鹊桥。今夜联欢送别会,明朝过桥廿六位。”

  这是我在1968年秋的一次晚会上即兴所写。当时刘家峡正在紧张浇筑大坝,上海——刘家峡水力发电技工学校,因前方工作急需,让开办不久的一期技工培训班的26位学员提前结业,分配工作。

  技校由上海市迁至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将校实习工厂发展成为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第四工程局)中心机械厂,教职工和数届学生都亲身参加过大坝坝基清基等劳动。大坝即将筑成,刘家峡水库这个高峡平湖马上出现,我们内心真是激动不已。

  1969年,刘家峡水电站第一机组建成发电。那时,我因技校暂时停办和新的工作需要,于1970年初赴陕西省安康地区石泉县杨家坝,在第四工程局石泉分局汽车大队工作。1974年8月,调动回到浙江嘉善水利局。

  30多年来,当时在刘家峡的情景时常萦绕心头:“上游峡口展平湖,下游河谷隐枣林。级级台地有冬梨,永靖街旁耸白杨。”

  今日的刘家峡,肯定已经大变样了,但冬梨、红枣等仍然全国闻名。我期待在上海技校建校55周年暨迁校50周年时,即2008年秋,也是我72岁时,能再亲睹刘家峡的风光,并看望自1970年夏继续办校后转战龙羊峡、最后成为青海省高级技工学校的同仁校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