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新闻

助学20载春秋 涉足23个省(市区) 涵盖56个民族

351名寒门学子圆梦“红心56”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李康云 牟凤娇)“感谢吴伯伯,让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不同学校的优秀同学聚在一起沟通交流,收获颇丰。”不久前,嘉兴市秀洲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的大学生,也是嘉兴“红心56”爱心助学团队的帮扶对象。

  他们口中的“吴伯伯”,正是“红心56”爱心助学团队发起人、年逾七旬的嘉兴退休干部吴汉忠。

  吴汉忠告诉记者,团队由来自全国23个省市区的60余名志愿者自发组成,年龄最大90岁,最小18岁,成立20余年坚持不懈为全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贫困学子助学圆梦。目前已帮助来自新疆、西藏、内蒙、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的351名寒门子弟圆梦大学,其中少数民族236人。

  2001年开始,吴汉忠和张祥标、沈民辉、杨忠元、杨有金、马炳泉、王承琤等几位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正式踏上帮困助学之路,组建“红心56”爱心助学团队。

  “‘红’代表弘扬红船精神、‘心’代表践行爱心初心、‘56’代表全国56个民族,我们提出‘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的愿景,扩大帮扶范围。”90岁的团队成员王承琤如是说。

  2015年起,团队开展“爱心助学,南湖起航”红色革命根据地助学活动,先后走访井冈山等10个革命老区,助学77人;2020年开展“助学万里行,重走长征路”行动,在红军长征沿途的11个战斗遗址所在地助学54人……这些年,他们走向大山深处,走向茫茫草原,走过沙漠戈壁,走过边陲小镇,足迹遍布全国,为无力求学的寒门学子雪中送炭。

  如今,团队已完成“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的计划。

  86岁的团队成员杨有金介绍,帮扶的孩子中有34名孤儿,有些从幼儿园便获得资助,直至大学毕业。令人欣慰的是,资助学生中已有223人大学毕业,36人考上研究生,在各行各业服务社会。

  2020年,团队入驻嘉兴市秀洲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工作室。在吴汉忠等老同志的影响下,更多人加入到爱心助学活动中。

  团队还鼓励受助学生参加工作帮助更年轻的“弟弟妹妹”。目前,被资助的学生中已有23人伸出友谊之手。

  今年7月,已毕业的云南受助学生发出倡议书,号召毕业两至三年以上的“家人”,在能力范围内传递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

  “作为云南第一批被资助的孩子,我们已找到工作,期待已经完成大学梦的同学都能帮助更多弟妹。”云南受助学生小吴说。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2 351名寒门学子圆梦“红心56” 2023-12-19 浙江老年报2023-12-1900007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