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养生

中药名和常见食材相近

不可混为一谈 更不能替换使用

  随着中药的应用愈发广泛,很多中药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普及。

  然而,一些中药的名字和常见食材相近,有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将食材进行一些加工便可自制中药,如陈皮、木瓜等。下面归纳了5个常见误区,看看你是否中招?

  误区一:

  橘子皮晒干就是陈皮

  随着水果品种的丰富,橘子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如砂糖橘、蜜橘、贡柑、芦柑等,还有一些嫁接、杂交的品种,不胜枚举。但能制作成中药陈皮的橘子,在《中国药典》中却有明确规定,以广陈皮为例,用的是生长在广东新会的橘及其栽培变种成熟果实的果皮。

  从橘子皮到陈皮一般要经过开皮、翻皮、干皮、陈化4个步骤。

  误区二:

  用豆豉代替淡豆豉

  家用豆豉具有咸味,与中药“淡豆豉”稍有区别。

  在古代,豆豉、淡豆豉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中医用药也不明确标明。自明代起,医家开始意识到淡豆豉和豆豉的药性差异。此外,全国各地制备淡豆豉的方法各异,直至今日,关于淡豆豉寒热之性的争议尚存。有的淡豆豉在制备时使用了清瘟解毒汤和青蒿,可谓“一味药就是一张方子”。

  因此,豆豉和淡豆豉不仅是咸与不咸的区别。

  误区三:

  用水果木瓜代替中药木瓜

  《中国药典》规定,中药木瓜来源于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而日常吃的水果木瓜,其原名为“番木瓜”,来源于番木瓜科番木瓜属的成熟果实。

  这两种“木瓜”来源不同,性状更是大相径庭,当然更不能相互替代了。

  误区四:

  错把蔬菜穿心莲当成中药

  蔬菜穿心莲是一种被称为花蔓草的南方蔬菜,俗称穿心莲。吃过的人都知道,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味道稍有些酸涩。

  而中药穿心莲是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它的叶子狭长且薄,有明显的苦味,晒干后入药。蔬菜穿心莲的药用功效尚不明确,因此,不可用来替代中药穿心莲。

  误区五:

  自制煎膏直接用生蜂蜜

  每逢秋季,在家自己熬制秋梨膏时使用的蜂蜜是有讲究的。

  中药熬制膏滋时,需要将蜂蜜事先炼制,一般炼成“中蜜”(炼蜜有“嫩蜜”“中蜜”“老蜜”之分)。蜂蜜炼制一来能够除去水分和杀灭细菌,二来还可以防止“返砂”。欲炼成一锅成功的“中蜜”,需要不断练习。一般蜂蜜的温度处于116℃至118℃,满锅出现均匀的淡黄色气泡,这时用手捻感觉蜂蜜有黏性,但两手指离开没有长白丝,此时就达到了“中蜜”的状态。

  据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浙江老年报 养生 a0012 不可混为一谈 更不能替换使用 2023-09-26 浙江老年报2023-09-2600007 2 2023年09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