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新闻

80岁“摇滚奶奶”接棒亚运火炬

  通讯员 杨佳奇

  见习记者 张文利

  昨日上午10时11分,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到80岁的董四教手中。

  她是全国网民熟悉的“摇滚奶奶”,60多岁开始学吉他,后组建一支平均年龄70+的乐队,翻唱《因为爱情》让著名歌手王菲评价“听了肝儿颤”。

  为什么80岁还能如此青春?记者来到“摇滚奶奶”的大本营、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一探究竟。

  一支乐队就像一粒子弹

  热爱聚焦每一个音符上

  “同爱同在同分享,让世界见证每一刻,生命温暖生命,力量激发力量绽放……”推开透明玻璃门,记者看见十余位活力长者围坐成圈,或拿着吉他,或打着鼓,或拉着手风琴,他们共唱杭州亚运会主题歌曲《同爱同在》,手指拨动琴弦,脚上打着拍子,脸上洋溢的沉醉,是属于20岁的奔放恣意。他们笑称:“要让有限的人生,燃放无限的青春。”

  20余人的乐队,成员们曾经是医生、老师、翻译、会计、工人、企业家……年轻的时候,他们中不少人与音乐绝缘,以为自己毫无“艺术细菌”;退休之后却纷纷零基础学音乐,如今在乐队司职鼓手、贝斯手、吉他手、手风琴手、键盘手、大提琴手,天天背谱子、拨琴弦、记旋律,抓住每一次相聚的机会,希望能赶在杭州亚运会开幕之前,把《同爱同在》唱练到位。

  一支乐队就像一粒子弹,20多人的劲儿全往一处使。排练,成为成员们每天的第一优先级,有召必应。

  今年68岁的鼓手王微微,常常只身背着一套电子鼓设备,辗转2趟公交,历时1个多小时,风雨无阻来排练。天道酬勤,央视的星光大道,她上过三次,家里外孙逢人就说:“别人拼爹拼妈,我拼外婆。”

  为什么这么“卷”?王微微说:“杭州办亚运,整座城市很拼。我们都是杭州的一分子。”

  热力四射的“摇滚奶奶”,还吸引了“摇滚爷爷”一起乘风破浪。年龄最大的手风琴手田永镐已经88岁,是加入乐队最晚的。每次去外地演出,他清晨5时起床背谱也不觉得疲惫,感觉“像回到了做小伙子的时候,再累睡一觉也能恢复。”

  从文艺抒情到触电摇滚

  音乐燃爆80岁的青春

  年轻的秘诀是什么?董四教笑着说:因为热爱。

  2007年,她的儿子在报纸上看到老年吉他班的招生简章,问母亲愿不愿意参加?早年喜欢吹口琴的董四教心动了。

  2009年,董四教想“整点动静”,她拿出早年做语文老师的口才,热情邀约老年大学吉他班的同学,在曲院风荷的良辰美景中开始玩乐队。

  流行金曲榜单TOP10成了歌单,当她手持吉他翻唱周杰伦和王菲的歌时,无数网友听了疯狂转发:“这奶奶的大横按(编者注:弹奏吉他的专业术语)有点东西。”

  挡不住的声名鹊起啊,星光大道的邀请函来了。节目组建议:“董老师,既然玩吉他,能ROCK一些吗?”于是,乐队一改文艺抒情,首次“触电”摇滚,一首《怒放的生命》嗨翻全场。爷爷奶奶身着皮衣皮裤、戴着墨镜、斜跨电吉他,在星光大道“一战成名”。

  从音乐到公益

  指尖的律动温暖无数人

  建队14年,“摇滚奶奶”们指尖流淌出的旋律不仅为听众带来享受,更汇入了公益事业,帮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让董四教刻骨铭心。当时,乐队应邀前往杭州一所盲人学校。教室里安静得出奇,直到“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的歌声响起,台下的盲人学生们忽然激动起来,跟着吉他一起合唱。

  这深深触动了董四教。她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内在力量,“我才知道,弹吉他唱歌也能帮助人。”自此,“摇滚奶奶”坚持投身公益活动,将吉他带去社区、福利院、孤儿院,用音乐为抗战老兵、孤寡老人、失智老人等带去慰藉。

  去年,“摇滚奶奶”为老年人写了一首《蓝马甲之歌》,希望带动更多老人追赶时代的脚步。亚运会开幕在即,乐队还特意把这首歌改编成亚运特别版助老公益歌曲:“亚运我来啦,指路答疑做翻译,美好杭州我安利。”

  “什么是亚运精神?我想亚运不仅只是体育,它更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董四教笑着说,他们将继续奔跑下去。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4 80岁“摇滚奶奶”接棒亚运火炬 2023-09-12 浙江老年报2023-09-1200009 2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