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银尚

居民楼里陈列上百件老物件

海宁老陶
“捡”来的“收藏”

  潮新闻记者 虞思元 陆霆

  一个老物件代表一段回忆,能够“打捞”年深日久的陈年往事。在海宁市许村镇塘桥村,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竟然还藏着一间“老物件收藏馆”,上百个过时的老物件整齐安静地躺在这里,诉说着被尘封的过往。

  近日,记者来到了房子主人陶有福的家中,如今75岁的老陶,头发还是黑油油的,人看上去十分精神。知道我们想要参观他的“收藏馆”,一下子就来了兴致。“纯粹是个人爱好,让专业搞收藏的人来看,只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他笑着说。

  穿过大厅和厨房,就走进了“老物件收藏馆”,拉开电灯,立刻亮堂起来。粮票、旧杆秤、煤油灯、木算盘、铜火炉、自行车行驶证、买香烟的介绍信、二八大杠……上下七八层柜子,全部塞得满满当当,地上还散落着不少。

  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收藏的习惯,陶有福说自己也不记得了,只是有意无意地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原来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品,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或者有些人家搬家了,好多东西不要了,我就把他们‘捡’回来。”

  由于几十年来收集的老物件数量越来越多,乱糟糟地放在房子各个角落,怎样更好地陈列,又成了陶有福的一桩心事。所以在2015年,陶有福改造了家里一楼底部的天井,四周打上一圈柜子,专门用来摆放。

  记者注意到,每一种老物件都有精心制作的展示牌,是老陶亲手打印的,还安装了监控,可见他有多宝贝。“时间基本上都是解放前后的,大件的估计能有三四百件,要是再算上邮票、硬币这些小零碎,可真就数不清了。”

  “这个戥秤是旧时药店里用来配中草药的,可以精确到厘、毫,称盘和秤砣都是玉石做成的,非常精致小巧,至少也有100年历史了。”老陶拿起了一把戥秤向我们展示,只是很可惜,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称盘边缘被磕掉了一块角,心疼了好久。

  虽然有一屋子的收藏,但陶有福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收藏家”,在他看来,这些老物件并没有经济价值,有的只是时间的沉淀。谈及为什么要收集,老陶表示,他想让年轻一代了解过去的淳朴生活,知晓如今的发展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藏老物件,陶有福还是村里的乡贤,曾多次为村级建设捐款捐物,1992年起先后捐助四川、云南等地学生60余人。退休后,他还成了村里的金牌“老娘舅”,为群众化解了无数难题和矛盾纠纷。

  穿过一层层的陈列柜,每一个老物件都仿佛是一本书的一页,勾勒出了一个个令人怀念的时代画面。老陶告诉记者,收藏不是目的,有机会他想把老物件拿到村里陈列展览,让更多人看到才更有意义。


浙江老年报 银尚 a0005 海宁老陶
“捡”来的“收藏”
2023-08-15 浙江老年报2023-08-1500008 2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