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三个时段易醒
敲推三条经脉有助调养
不少人会出现半夜醒来睡不着的情况,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下降。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12个时辰分别代表人体12个脏腑和相对应的12条经脉。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并按照特定时间和流注次序循环灌注,构成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
23时到次日1时醒
提示胆有问题
该时段为子时,气血流注至胆经,胆经气血旺盛,同时也是阴气最盛之时,阴主静,此时最需要安静休息。
全身气血取决于胆气升发,胆的生理功能是收集储存胆汁,并供给其他内脏,协助食物消化代谢。如果在子时醒了,会导致胆脏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口苦、呕吐、厌食、腹胀等。严重时,还可出现黄疸、皮肤干燥粗糙以及大腿至足踝外侧感觉发热等。
胆主决断,胆气不足,还多见善惊易恐、胆怯等情志异常。
可敲打大腿外侧胆经来调养,尽量不吃夜宵,也可常按揉风池穴(后脑勺两侧下方)等。
1时到3时醒来
提示肝有问题
丑时,气血由胆经灌注至肝经,是进入深度睡眠的黄金时段。肝有储藏全身血液和调节血量作用,睡得越深,肝血回流效果越好。常在丑时醒来,会导致血液无法归养于肝。
肝脏在超负荷工作下会出现问题,表现为眼睛干涩、肢体麻木等,且“肝主疏泄”,疏泄失常,多表现为头目胀痛、烦躁易怒、抑郁、胸肋部疼痛等。
调养方法可推肝经:坐位,伸直右腿,左腿弯曲平放,双手重叠,掌根压住大腿根部,沿右侧大腿内侧肝经位置,用力向前推至膝关节处,反复推50遍左右,再推左腿。
3时到5时醒来
提示肺有问题
此时段,气血由肝经流注至肺经。《黄帝内经》指出,肺主气,通过宣发和肃降将人体气血津液重新分配至各个器官,合理的资源分配过程同样要在深度睡眠中进行。
常在这时醒来,并伴有鼻塞、喷嚏、恶寒、呼吸不畅、咳嗽气喘等症,多半是肺部出问题。
可拍打肺经调养:手前臂平举,掌心向上,另一侧手握空拳,从肺经的云门穴(锁骨处)、中府穴(云门穴下1寸)拍揉至少商穴(大拇指指甲盖外侧,距指甲角0.1寸处),痛感明显处可着重按揉5-10分钟。
此外,饮食起居要符合规律,以平衡脏腑阴阳,唤醒人体自我修复潜能;睡前可适当听音乐放松大脑;保持平和心态,坦然接受“夜醒”,对症下药。
据养生中国、《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