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鑫:
“草根”出身成专家
人物名片
1978年3月生,28岁投身养老护理行业,一干就是17年。获得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二等奖,荣获浙江省“全国爱心护理工程”优秀护理师、浙江省“技术能手”等称号,培养出100多名专业养老护理员。
一句话说职业
用爱心让长者感受亲情,享受健康生活。
本报记者 林乐雨
凌晨2时15分,宁波余姚长青老年公寓内,值守夜班的陈鸿鑫紧盯着监控大屏,从老人的一举一动中捕捉信息,防止意外。养老护理员的“夜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同时照顾30多位失能失智老人,一刻不得闲。
2006年,高中学历的陈鸿鑫成为这里的养老护理员。没有高学历,非科班毕业,在2022年全省“十佳养老护理员”中,陈鸿鑫是为数不多的“草根出身”。靠17年的一线实践和刻苦钻研,她练就了一套独门绝技。
做护理“快慢结合”
“6时20分前叫所有老人起床,7时完成早间查房……”打开陈鸿鑫的工作记事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和老人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在为卧床老人张奶奶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时,陈鸿鑫是手脚麻利的“快枪手”,动作一气呵成。但一靠近老人,她又成了“轻柔派”,先帮张奶奶按摩双手、活动关节,使她肌肉放松,随后是穿衣、喂饭、捶背。将老人转移到轮椅时,她轻声说着老人爱听的话,引导老人用力。
把工作分解到每个步骤,不触碰老人的工作一定要快、要准,接触老人时动作要轻、要慢。这一套“精细规划+快慢结合”工作法,是陈鸿鑫17年一线工作总结的“法宝”。
带徒弟一丝不苟
“陈老师,徐爷爷吃饭吞咽困难,该怎么办?”面对年轻护理员的疑问,陈鸿鑫进行现场示范。
首先是摇床,60度是徐爷爷最习惯的角度;喂饭前要先用温水润喉,为老人打开食道……
2009年起,陈鸿鑫开始带徒弟,多年来培养出100多名专业养老护理员。在大家眼中,陈鸿鑫是一丝不苟的严师。她要求,铺的床单要保持45度角,因为稍有褶皱就可能对老人的皮肤产生影响;腰椎不好的老人要睡硬垫子,长期卧床的老人要睡软床垫……
这些事情做好一阵子不难,一直坚持却不容易。不仅严于律己,陈鸿鑫也要求徒弟们时刻对自己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她说,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给老人们带去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