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欢:
以平常心护“特殊”
人物名片
1989年1月生,绍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2021年获绍兴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被授予“绍兴市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句话说职业
对待老人要从心出发,要像家人朋友一样关爱他们。
见习记者 乐美真
“婆婆,你这个小兔子叠得好逼真呀。”下午3时,绍兴市社会福利院,沈欢带着一群老人做折纸游戏。每折出一只兔子,沈欢便和老人击掌欢呼。
福利院里许多老人患有精神障碍,但在沈欢眼中,他们并不特殊,相处起来就像家人一般自然。
让特殊老人活得像普通人
绍兴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二部的清晨总是十分忙碌,沈欢步履匆匆,穿梭于各个房间,仔细观察每位老人的精神状态。
沈欢记得,刚来时经常被“误伤”,有老人发病时一巴掌打过来,她虽害怕却赶紧抱住对方,轻轻拍背,让老人慢慢平静下来。
但沈欢不愿意把他们当“特殊”。“他们只是生病了,哪有人不生病的。”她说,照顾这里的老人需要一颗平常心。有老奶奶不愿意吃饭,她就说几句好听的哄一哄;有老爷爷故意打翻餐盘,她假装板起脸批评;老人之间发生摩擦,她站出来当“和事佬”。
在这里,沈欢一点一点引导精神障碍老人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现在,许多老人会自己叠被子、洗衣服、洗碗等,这是沈欢给他们安排的日常训练,目的就是不让他们丧失自理能力。
一声声“阿姨”叫得心头暖
铺床擦脸、协助进食、带老人锻炼身体、跟老人聊天解闷……一天下来,沈欢几乎一刻也不得闲。
蒋奶奶因长期服药产生吞咽困难,沈欢会一小口、一小口地给她喂饭;叶阿姨去医院住院治疗,她三天两头跑到医院和医生沟通。
夏天每天1次、冬天每周2次洗澡,每月理发,组织手工、打球等活动……在沈欢和同事们的“规划”下,老人们虽有精神疾病,但都干干净净、神清气爽。
沈欢在大学学的是护理,又在医院干过几年,但她总觉得自己需要更多专业技能。她一直坚持自学医护和心理学知识,还经常与医务康复部的医生交流,就是为了更加了解精神疾病老人,走进他们内心。
院内不少老人见到沈欢就开心地笑起来,追着她喊“阿姨”“阿姨”。听到这声称呼,沈欢的心头也舒展开来,她知道,这是老人对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