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 歌颂热土
老支书纸上“开垦”一片原野
通讯员 张婷 韩林园
近日,湖州市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汪群的长篇小说《呼啸的原野》正式发布,同日,该小说研讨会在安吉召开。
《呼啸的原野》分“心在跳动”“父母如山”“悲欢离合”等15篇章,共40万字。小说揭示绿水青山这一主题思想,围绕主人公60年代初随父母下放农村生活的原型展开。
“《呼啸的原野》从构思、创作到出版跨度近5年,终于在2023年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汪群感慨不已。
汪群出生在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家庭,父亲汪士锐是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他从小受父亲影响,醉心于文学的海洋,在担任安吉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时依然笔耕不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已出版散文、随笔、诗歌、小说集14部。多篇作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乡村振兴和文明、富裕、美丽主题,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散文《“幸福列车”通鲁家》列入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汪群的许多文章都散发着故乡安吉这块热土的气息。他劳动、工作和生活所留下的足印、心迹,变成了他的散文、随笔。汪群在《远去的猪粪味》里告诉读者,农民“双手捧着猪粪的感觉是暖暖的,散发出热气腾腾的味儿,此时的农民不会觉得猪粪有怎么样的脏臭,手里捧的是希望是甜蜜是丰收。”曾有位知名作家提到,读汪群散文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犹如他的父母或他的乡亲在田里种庄稼那样,耙地、下种、锄草、收割,所不同的是他用的是笔,收获的是散文;他是用笔在纸上“种地”的农民,而且还是一个很勤快的农民。
退休后,汪群的日常仍是写作。2019年,安吉县成立第三批县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汪群担任“安吉人文研究及文化创意工作室”领衔人,带领着志同道合的老同志们一起创作。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汪群在积极参与安吉县“讲百名老兵故事·向建党百年献礼”活动中,通过查档案、采访老兵家属等实地了解,完成4篇感人至深的安吉老干部的人物撰写,文章发表后,他笔下永不褪色的老兵精神,引发了较大社会反响。
美丽安吉的发展,为汪群的创作注入更多力量和灵感。与文字打交道是“挖脑子”、赶时间的工作,但他常说写作使人年轻,所以他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