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来了 这些养生规矩要懂
本报记者 林乐雨
昨天,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大寒来了。大寒之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常有寒潮、大风相伴。寒冷气候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不小负担,此时,做好养生保健尤为重要。记者请教多位专家,为大家带来大寒养生攻略。
防寒保暖 增强抵抗力
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诸葛丽敏说,大寒时节,由于天气寒冷,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情况。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其中,贴身内衣尽量选择吸湿性能好、透气性强、轻盈柔软、便于洗涤、穿着舒适的纯棉针织物。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老人,内衣外再增加一件背心,避免心、肺和胃部受寒。有关节炎、风湿病的老人,选择冬衣时应注意,在贴近肩胛、膝盖等关节部位有棉层或皮毛加厚,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此外,诸葛丽敏还建议,大寒后,可使用艾条温和灸涌泉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艾灸可温阳通络,增强人体抵抗力。时间可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来掌握,循序渐进,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
运动不宜剧烈 注意控制情绪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药房药师沈军提醒,老年人在大寒时节外出运动,需等日出之后再出门。同时,大寒之后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可选择慢跑、登山、太极拳、打球等方式。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津耗气。
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寒,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抑郁、失落、焦躁等负面情绪,可以选择走亲访友、读书听歌、旅游观光等方式放松身心。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时,老年人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喜,力求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食补不贪凉 重在养阴
最寒冷的季节,寒凉性食物万万不可食用。浙江医院中药房主任万晓青表示,冬季养生进补,重点在多吃肉,如牛肉、鸡肉、羊肉等。推荐的药膳包括当归生姜羊肉汤、五指毛桃党参淮山焖牛肉等。
大寒时节,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干燥的时期,尤其是阴虚阳亢体质的人,不需要温补,重点在于养阴。药膳方面推荐银耳、麦冬、沙参、冬虫夏草、川贝母、梨、银杏、百合等,都是滋补肺阴的不错选择。此外,还可选择服用膏方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