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如一日
守护米槠林
舟山定海老人与古树有个约定
24年如一日
守护米槠林
舟山定海老人与古树有个约定
上午9时,拿起扫把的田国忠从家里出发,往不远处的米槠古树林走去。“沙沙沙……”他一边走,一边熟练地清扫着落叶,时不时停下脚步,查看古树的生长状况。这是24年来,田国忠天天要做的“功课”。
与古树意外结缘
他主动许下承诺
70岁的田国忠是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白泉村村民。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了解到离家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一群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树。从那时起,田国忠就主动当起了它们的“保姆”,这一干,就是24年。
白泉村的米槠林是舟山市唯一一片完整的米槠古树群。那里有8株树龄均达到225年的米槠古树,平均树高16米,平均冠幅11米,最大胸径达70厘米;另外20株米槠古树的树龄也有近百年。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田国忠在爬山途中偶遇一群农林专家,无意间从专家口中得知,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山顶上,生长着舟山市珍贵树种——米槠,这让他很意外。想到自己每天会上山锻炼,正好有时间照顾这些古树,田国忠便主动向村里许下承诺:“这些米槠古树,由我来守护!”
“我的主要工作是查看古树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来处理。”田国忠说。
瞅一眼即对症下药
带动村民加入其中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古树,农民出身的田国忠开始查资料研究米槠习性。有一年,一株米槠的树叶出现小部分的枯萎。“会不会是营养不良?”田国忠带着疑问请教了农林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枯萎的树枝进行修剪,又买来肥料进行“喂养”。一周后,米槠慢慢缓过来了,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如今古树林的每株米槠,田国忠都能记得清特征。“只要看看叶子的形状、颜色,我就知道树木是不是生病了。”老人说,这么多年护木的经验都在心里头,瞅一眼就能对症下药。
田国忠对米槠林24年如一日地呵护,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不理解,到自发加入到义务看护树林的行列中。前段时间天气转冷,为防止风雨对米槠造成损害,田国忠早早地和村民谋划起给古树过冬的事宜,从物防、技防、人防入手,确保古树安全。
这片米槠古树林间还立着一个保护牌,上面详细标着古树的科名等信息,通过扫码就能了解古树的身份信息。白泉村党委书记虞飞刚说,在田国忠的影响下,村里对古树群原生环境进行了整体保护,明确了古树名木的养护、复壮方案和日常养护责任。定海区相关部门还修建了游客步道等基础设施,打造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据《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