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浙里养

  冬季情绪易出问题

  几类情况要重视

  本报记者 林乐雨 通讯员 李彬

  一周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抑郁障碍科接诊了一位70岁的王阿姨。

  王阿姨的女儿说,原来母亲性情温和,但近来为了一点小事就对父亲大发脾气。抑郁障碍科主任谭忠林为王阿姨做完检查后,诊断她患有季节情感障碍。

  谭忠林说,冬季往往会让人感到情绪低落。此时出现这种“悲伤”情绪,在医学上称为季节情感障碍,又称为秋冬季抑郁症。患者往往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和季节内都情绪如常,但一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明显抑郁症状。具体表现为睡眠增加的同时白天困倦,常感焦躁、疲劳、注意力难集中、消极、迷茫、孤独等。

  如果连续两年在秋冬季出现这些症状,在季节转变后症状消失,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秋冬季抑郁症。

  季节情感障碍的产生与冬季日光照射时间缩短、户外活动减少、人体松果体激素分泌改变以及遗传有关。秋冬季抑郁症会影响人们正常的作息,部分患者在抑郁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做出自伤行为。

  季节情感障碍往往具有一定隐蔽性,它的并发症有时不局限于情绪。谭忠林就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例,55岁的王大叔入冬后经常感到瘙痒,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后,医生给他开了两种药,一种是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而另一种却是抗抑郁的药。

  王大叔平时性格开朗,但每年在杭州过冬时,他都会感到特别孤独。入冬之后,王大叔总会有那么几天,会主动关掉手机,拔掉电话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同时还会感到全身发痒难受。这就是季节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

  谭忠林表示,应对季节情感障碍,首先要做到不逃避,正视疾病,积极主动到医院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加强户外锻炼,多晒太阳。家人与朋友要给予患者更多支持,尽量让患者多做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舒缓情绪。

  谭忠林提醒,季节情感障碍往往会伴随着温度升高而缓解,因此。对老年人来说,选择温暖的环境过冬是缓解病症的方法之一。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 a0007 2021-12-17 23510564 2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