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漫 通讯员 鲍春磊
“凡是不花钱就能让老年人享受的、有趣的东西,我都千方百计去争取。”
浓眉,个子小巧,头发漆黑,精神矍铄,第一眼看到郭玲娣,很难相信她已78岁。郭玲娣的微信名叫“夕阳老大”,在舟山公益届,她的确是意见领袖式的人物。这不,她刚被评为舟山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和慈善公益人,并接受表彰。
教老年人修德
做了37年小学教师的郭玲娣,退休后当过社区主任(书记),也成立了舟山市第一个社区少先队,带领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服务,还曾被聘为社区的网格“老娘舅”,是居民心中的“和事佬”。
2016年3月,郭玲娣在卫海社区成立了爱心奶奶工作室。“工作室里有‘夕阳之光’为老服务队,我们为老年人提供好多服务呢。”郭玲娣很自豪。
卫海社区设有老年电大教学点,每周两门课程。除了规定的课程外,郭玲娣还在课前和课后加授“老年人道德修养”课。“主要是分享一些修德的观念,老年人要想晚辈尊老孝亲,也要以身作则,爱护晚辈,学习了解当代的潮流和思维方式,融入社会。”
课前课后的分享好比“班会”活动,让老年人学到了新理念和新方法。“好多人喊我‘郭校长’,说我是老年电大教学点的‘校长’。”郭玲娣笑了起来。
为老年人谋福利
除了给老年人上课,郭玲娣“仗着”自己的人脉广和口碑好,抓紧机会为老年人谋福利,经常为老年人组织一些“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
最近,郭玲娣争取到了30张“印象普陀”的演出门票,就马上通过工作室,发给了有需要的老年人,并组织他们一起去朱家尖观看演出。“还有社会的各方机构邀请我们参观、学习等,我都把社区或周边老人组织起来,一起去学习新事务。”郭玲娣说。
除了“走出去”,还有请进来,郭玲娣会定期邀请外界公益团队入驻社区,提供理发、泡脚和量血压等免费活动,也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到了传统节日,我还会去争取各类慰问品,送给有需要的人。”
发动青少年为老服务
此外,郭玲娣还发动大、中学生,进行孝老敬老活动。“朗读者进爷爷奶奶家”是指邀请一些大学生,对各个不同群体朗读一些适合的经典美文。“对离退休老同志,大学生就读一些养生保健的文章;如果是残疾人,就读一些自强不息的励志文章,他们很喜欢。”
郭玲娣说,很多老同志都和她讲,东西不用买,来陪我们聊聊天就高兴得不得了。“人老了,最怕孤独,年轻人去看望他们,可以带去青春活力。”
中学生的志愿团队有“旭日东升”,郭玲娣发动队员们,在寒暑假期间做一些敬老孝老活动。“比如节约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一些爱心饺子,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脚。”郭玲娣说,让老年人感到温暖的同时,也教会中学生学会劳动和服务他人。
郭玲娣的“爱心奶奶”工作室里,还有爱心企业“阳光普照”团队和大学生“春泥使者”团队,拓展了爱心平台运行模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