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 一条心 一愿景
长三角打造一体化养老“新模式”
一盘棋 一条心 一愿景
长三角打造一体化养老“新模式”
据上海社科院统计,假定长三角人均期望寿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流动与现在相当,到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老龄化规模和老龄化水平,60岁及以上约4600万人,达到常住人口的21%;2035年预计为7500万人,达到常住人口的33%,老龄化成为了长三角地区所共同面临的社会现状。
如何解决养老,成为摆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面前的严峻问题。
今年5月22日,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出招”。
本次论坛发布了多项成果,不仅是交通和医疗的变化,还包括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地铁“一码通行”、“消费满意长三角”等,未来还将涉及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场开放合作创新等全方位、高层次的深度融合。
在此大背景下,很多异地养老、出行和看病的老人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为此,我们采访了若干位老人,有上海人选择在嘉兴养老的,有在浙江看病用上海医保结算的,有坐1元跨省公交去看望女儿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红利,而他们的需求也在助推长三角积极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欣慰地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三省一市的老人们将会在长三角范围内无障碍出游、养老、购物,享受优质的生活服务。
到那时,也许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三角人”。 本报记者 汤婕
详见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