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首例热射病
比往年来得早一些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应晓燕 张颖颖
今年杭州首例热射病
比往年来得早一些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应晓燕 张颖颖
持续高温,导致一波热射病来袭。
前天上午,55岁的汪先生满脸通红、双手抽搐、深度昏迷,被送进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他是今年杭州首例重度中暑——热射病患者。汪先生送至医院时,体温高达41.9℃,送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抢救。记者了解到,杭城各大医院这两天陆续收治了不少中暑患者。
首例热射病患者
体温高达41.9℃
汪师傅是工地上搭钢架的,平时身体蛮好,但这两天气温陡升,当天下午他就觉得不舒服。直到他突然吐了很多,两手发抖,昏迷倒地,工友们才将他送到医院。省立同德医院EICU余丹凤告诉记者,当时患者的氧饱和量不好,做了CT,排除了脑部、心脏问题,判断就是高温导致的热射病。医生立即对他进行物理降温,进行气管插管,并通过输液来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截止至昨天下午16时,医院公布了患者最新情况:生命体征暂时平稳,已经醒过来,呼吸机已经取下。
无独有偶,前天晚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连续收到两例热射病患者。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但是均有脏器损伤。桐庐人王奶奶白天在田里干活,下午回到家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乏力。子女赶紧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热射病。考虑到王奶奶的心肌受到了损伤,需要进一步治疗,当地医院建议其转院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该院急诊科医生周挺说,王奶奶送来后进行了相关检查,意识清醒,除了心肌受损,其他脏器情况良好,后转入心内科治疗。
比王奶奶情况要严重的是来自富阳新登49岁的胡先生,白天也在田里干活,到了下午昏倒在田里,被人发现后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入院时体温高达42℃,确诊为热射病。抢救后,虽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是一直处于无尿状态。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现急性肾损伤,后转入肾内科治疗。
高温提前到来
户外工作者及老人尤其要当心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周挺说,5月份就出现热射病人的确挺少见。他提醒,对户外工作者来说,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其实都容易发生中暑,一定要减少外出。对于一些户外工作者,温度高再加上流汗多无法及时补充水分,很可能因为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分大量流失又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导致严重的中暑,也就是热射病。中午和下午高温时尽量不要在户外,要喝大量的水分,最好喝能补充电解质的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戴上帽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一旦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到阴凉处休息。
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约50%的热射病患者会表现出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伴随着身体高热,还会出现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肝损伤、脑水肿、肺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得热射病的,他们大多是为了省钱,不开空调。老年人本身身体底子差,或者有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病史,天气一热,身体脏器负担更大了,更容易出事。
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在穿着方面,要穿透气性、吸湿性较好的服装,利于汗液的排除。
其次,大家要减少外出时间,尽量避开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的时间段,因为这段时间最热,紫外线也是最强的。如果必须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防晒霜和遮阳伞,不要长期在户外,别做强烈的运动,身上带瓶水随时补充水分。
如果发现有人中暑时,需要及时的进行急救措施,首先将中暑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应立即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