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俊:我是“第二辅导员”
![]() |
个人简介:
宋云俊,男,1943年7月生,先后担任过余姚市方桥乡中心小学、青山乡中心小学校长,2003年退休,2004年开始担任浙江老年电视大学余姚分校马渚镇教学点辅导员。
不管去哪里,宋元俊的蓝色小包里总是携带着几支黄色塑料管包装的口服液。他有胆结石,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发作。“疼起来很厉害,这个药有止痛的效果,万一我正在讲课或者开会,有了它就不会耽误事。”宋老师从包里掏出口服液给记者看。
宋云俊一头银发,戴一顶黑色鸭舌帽,耳蜗里塞着助听器,声音洪亮的他有些耳背。
班上人人都是“第二辅导员”
2004年,余姚市马渚镇着手组建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宋云俊回顾当时的情景:办学之初,他没有辅导经验,只是让学员收看省台教育节目,“可能感到枯燥,不到1个月,学员就从50人减到21人。”
于是,宋云俊想办法发动学员上讲台讲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先从他自己做起,每次集中收看完直播课堂后,宋云俊就给大家讲讲一周内的国内外大事、家乡新闻等,如马渚的土特产、人文景观、当地农谚、非遗文化等等。学员们很喜欢听,慢慢地也有人加入进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员也逐渐增加了。
“老年电大有‘三个课堂’,电视教学是‘第一课堂’,电视里的专家就是‘第一辅导员’;教学点里面对面的讲课是‘第二课堂’,我就是‘第二辅导员’,我要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员都变成‘第二辅导员’。”
看似容易,做起来难。一周一节课,每节课后两位学员可以讲课。一个学期下来,也只有40位学员有机会。班里现在有65名学员,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有的讲了一次还想讲第二次,实在轮不过来了,宋云俊就让他们把讲课内容写下来,由他和另一位辅导员张伟民一起,修改整理,输入电脑,打印出来分发给学员们看。“每节课后,我和张老师都要忙一个礼拜,但是学员们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我觉得值得。”
红色校旗飘扬羡煞旁人
“老年电视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的理解是要让学员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学习、社会活动。”宋云俊介绍道,近几年,学校带领学员们参观马渚镇的抗日遗址;走马渚古道,登马渚的最高峰;参观马渚镇中心小学新校舍;报名参加余姚市组织的“幸福家乡一日游”活动;参观余姚博物馆、名人馆等。
每次外出活动,学员都高举校旗。红色的校旗上写着白色的大字“马渚镇老年电视大学”,引来路人侧目,“他们都会指着红旗说,你看看,老年电视大学又搞活动了,羡慕坏了。”宋云俊美滋滋地说,老年电大现在可谓一座难求。
如今,马渚镇老年电大的学员已经覆盖到15个村、3个社区和一个敬老院,全镇现在有学员523名。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2014年“灿鸿”台风入侵余姚。“这天是星期六,我要去马渚敬老院上课。虽然有台风,但敬老院的这个课不能停。”宋云俊说。
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路边的好几块广告牌都被吹倒了。宋云俊用尼龙袋包好了一套干净衣服,走背街小巷,避开狂风暴雨。到敬老院换下湿透了的衣裤,按时上课。回到家后,又换下了一套湿透了的衣裤。彼时,宋云俊的爱人肩部、胯部、肘部骨折尚未痊愈,她看着宋云俊换下来的两套衣裤,心疼地流泪说:“你都70多岁的人了,要是弄出毛病来,我们两人的日子怎么过,你这是为了什么?”
爱人当天说的话至今仍回荡在宋云俊的耳中,“她说得对,可我也没有做错事啊。我只能递张纸巾给夫人抹泪,算是回答她。”说到这里,宋云俊的眼眶也泛红了。
采访临近结束,宋云俊说,这次被评为省级“最美辅导员”,又被选为代表参加表彰会,是第一次在省级的会议上发言,十分激动和感恩。“以前的成绩都过了,今后我还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话语真挚朴素,却动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