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往事

儿时的露天电影

  上个世纪70年代,农村的文娱生活比较贫乏。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文化大餐。特别是每次露天电影,对于当时我这个住在绍兴乡下的小孩,都是一个节日。虽已经过去三四十年,那种场面还记忆犹新。

  那时候电影片源很少,刚开始放来放去就是《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后来影片稍多一些,就有了《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等。

  一般情况下,一本片子要在几个大队来回地放,但当时可看的电影实在太少,即使是“炒冷饭头”,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那时,电影放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什么山头、山西、湖岙都去过,甚至安昌、马鞍等相距10多里的地方也去过。

  放电影一般是在开阔的晒谷场上。放电影那天,早早由两根竹竿支起银幕,放映员或者电工从附近的大队部、小队部、抽水埠头等处拉出电线,放映机醒目地架起来。当地人早早搬来椅子和长凳抢位子,这些椅子、长凳大大小小地占了好大一片,远远望去是一片特有的风景。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位同学说晚上他们村里放电影,他想回去看。那同学家在海涂,离齐贤有20多里。几位同学商量后决定一起前往,那天放学后我们一路“急行军”,赶到电影放映地天已经完全黑了。依稀记得电影在一块宽阔的沙地上放,风很大,电影是《沙家浜》。那次,我回家已近午夜12时。

  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电影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电影放映前,小孩们相互追逐、尽情玩耍;老人们开心聊天,等候着放映开始;青年男女趁着这大好时光,有的悄悄说情话,享受甜蜜的爱情;有的高声谈笑,渴望引起年轻异性的注意;有的朋友相聚,共叙友谊……许多人看露天电影,不仅是看影片,而是朋友欢聚、情侣约会、老人聊天。

  我也曾借助看露天电影,使爱情升温。那时,我在红旗绸厂,正和同厂的一个姑娘谈恋爱。那一次,山头村放露天电影,而山头是我外婆家。得知消息,我立即告诉她,并相约同去,她欣然同意。那一次,我大献殷勤,从外婆家搬来椅子,并搞了些水果糖、瓜子,让她舒舒服服地看电影。那以后,爱情升温了,直至成为我的妻子。

  现在的我很少看露天电影了,一是露天电影放得少了,二是也没多少人看了。影院放映的电影,虽然银幕更宽、图像更清、色彩更艳、内容更丰富,还有3D、4D的,而且是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嘴里喝着饮料、嚼着爆米花,但露天电影那独有的氛围和韵味,却感受不到了。 濮耀魁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10 儿时的露天电影 2017-08-29 13045732 2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