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往事

端午撞蛋

  又是一年端午节,包粽子、悬菖蒲、赛龙舟……在这些多彩的端午风俗中,最能勾起我童年回忆的是端午撞蛋游戏。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农村,那时候农村儿童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只是盼望能在节日热闹一番,其中最快乐的就是端午撞蛋游戏。尤其是上小学时,赶上端午节,学校里惹人眼球的当数同学们脖子上挂的五彩线网状蛋袋,蛋袋里装的就是同学们间要一决高低的鸡蛋或鸭蛋。这不,课间或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或在教室,或在学校操场,纷纷找撞蛋游戏对手,来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撞蛋游戏。

  撞蛋游戏背后充满着深深的母爱。是呀,为让我和姐妹能在端午时参与撞蛋游戏,母亲平时将自家养的鸡或鸭所产的蛋一个一个收集起来,当时农村家庭没有冰箱,她便将蛋放在装有盐水的小陶缸中腌制,以防止蛋变质。同时,用木碳在蛋上做记号,以示这个蛋是何时腌制,方便端午用蛋时能辨别某个蛋咸或淡。端午一大早,母亲用金银花藤、菖蒲等中草药煮好汤,俗称“草头汤”,用来煮这些腌过的鸡蛋。经过“草头汤”煮过的鸡蛋,除了让我和姐妹当早餐吃之外,还将其装在五彩线网状蛋袋内,好让我们上学时带到学校里参与撞蛋游戏。

  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回家时,能在母亲面前好好亮一下在撞蛋游戏中取得的好成绩。可是,上小学第一年的端午节,在与同学们撞蛋游戏中就连续败下阵来。母亲得知后说,撞蛋得讲究技巧呢!此时我才明白,一般鸡蛋或者鸭蛋都有一头稍尖,一头稍圆,比较尖的这头因为撞蛋的时候接触面积小,撞蛋的时候压强更大,容易取胜。尖的一端称为蛋头,圆的一端称为蛋尾。记得当时撞蛋游戏也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即所选用的蛋应为同一类蛋,如要么两者皆为鸡蛋,或两者皆为鸭蛋,撞蛋时蛋头碰蛋头,蛋尾撞蛋尾,以蛋壳坚硬不碎为赢,蛋壳破碎者认输。谁的蛋壳硬,谁摆擂台,一个一个斗过去,最后分出高低。

  正是由于母亲的指点,我终于掌握了撞蛋技巧这一秘密武器,在以后的撞蛋游戏中获胜率大大提高。不过,同学们也在摸索撞蛋游戏技巧,随着同学们经验积累,大家胜负的概率也就差距不大了。

  缪士毅

  端午撞蛋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14 端午撞蛋 2017-05-30 13041614 2 2017年05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