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论坛

视死如生是另一种生

  视死如生是另一种生

  本报评论员 王卓琳

  最近,在杭州开始推广一种新的骨灰处理方式,通过高温处理将故去人的骨灰,制成晶石颗粒再做成饰品,戴在身上。不得不说,这种新奇的处理方式,是大家对身后事的一种淡然处之。

  大家开始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勇气可以谈论这一话题。有更多的人,开始接受新式的观念,愿意以生态葬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大事”。

  其实,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死比生的意向更为复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古时中国人更注重对生的追求,这与古埃及的视死如生,更重视身后事截然相反。

  走至现代,死生反倒成了大家的敏感话题。现代人对死讳莫如深,重生而避谈死。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哪怕是出台了最新的殡葬政策与大家息息相关,老同志也甚少拿到明面上讨论。

  但这一年来,舆论有了改观。可以看到,大家的观念已在革新,内心的格局逐渐开放。

  视死如生,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而是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生与死,皆为生命的状态,像重视生命诞生一般,尊重生命的逝去。

  哪一天,真正能够泰然自若地谈起这些话题,这件事便真的轻如鸿毛了。


浙江老年报 论坛 a0007 视死如生是另一种生 2017-04-04 浙江老年报2017-04-0400006;13028487 2 2017年04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