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泳池阿甘”一周游3000米
一年来几乎都没感冒过
九旬“泳池阿甘”一周游3000米
一年来几乎都没感冒过
本报记者 徐小翔
可曾想过90岁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老态龙钟,直不起腰?
今年94岁的谭天恩表示坚决“say no”,因为直到现在一周不游足3000米,他还会觉得不爽。这位在百度百科上被称为化工界“泰斗”的浙大老教授,就是现实版的“泳池阿甘”。
一周游三次 一年没感冒
去杭州包玉刚游泳馆游上午场的人对谭天恩肯定不会陌生,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瘦而干练。谭老游完1000米现在用时半小时出头,他的耐力让不少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多年来,谭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在下水前,先在场边做好拉伸和准备工作,将膝关节、肘关节相继活动开来。或是绕着池边慢跑两圈,然后用池水拍下身体,以便适应水温。“一周游三次,这个份量正好!”谭天恩笑着说。
“如今条件好了,有了温水泳池,以前我就在江河湖海里游呢!”谭老在湖北武昌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当年他要赶到十几里外的东湖游泳。他回忆道,第一次下水,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别看现在谭老身体不错,小时候他却是个“药罐子”。常常是同学们去外面春游,他却躺在家里。
回母校浙江大学工作后,他也很难得去景区游玩,就连看场电影都是“稀罕事”,最好的娱乐就是游泳。话说回来,摆脱“药罐子”称号,归功于坚持游泳。上世纪80年代,浙大里有个露天泳池,他就和学生们一起从秋天游到冬天。那时候开始,他的耐寒力显著增长,一年也难得感冒一次。
保持每天伏案8小时 必须睡足8小时
谭天恩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8年起在浙大执教。曾任第一届全国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编的《化工原理》教材获得化工部优秀畅销教材等奖励。1993年离休后,他仍旧在教学、研究的第一线奋斗,指导博士研究生,关注着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直到2005年才退居二线。
如今在家里,他也不闲着,依旧精神矍铄。他每天看报刊两三个小时,再花上几个小时在电脑上看看收到的邮件。四年前《化工原理》教材要再版,他用近两年时间平均每天花上两三个小时去修订。有时他还应邀为学术期刊审查论文,去年还审了两篇。
年轻时,因工作过于繁忙,他常常凌晨三四点都要醒过来,这一醒就睡不着了。落下了睡眠不好的病根。此后只得一直服用安眠药,仍常感睡眠不足。坚持游泳后,谭老的睡眠改观了,每晚都能睡足8小时。如今,他每天还要午休半小时左右,有时更久一点。
他笑着说,“我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践行着当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这句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