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华家池
500寿星住这里
81岁华家池
500寿星住这里
本报记者 陈逸清
杭州城东庆春门外,是以前的浙江农业大学,现在叫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是老农大退休教职工的宿舍区。
“从我的住处到东大楼办公室是1500步,到核农所实验楼是1650步。”华家池校区今年81岁了,去年,校区搞了个征文活动,这是92岁原农大校长陈子元写的,字字句句都是眷恋。
在这里,每位老人和华家池都有一个故事。
杭州城里“小西湖”
从一扇大门进入校区,没看到楼房,先看到了一大片搭着篷子的果蔬基地。
再往里走几分钟,错落着几幢二层楼高的“仿苏建筑”,院里人都管它叫“小二楼”,尖角的屋顶,红色外墙。小楼一共有8幢,每幢4户,带独立小院,假山、盆景、花……收拾的跟个小型植物园似得。
路的尽头,就是华家池。雨滴落在池面上,泛起一阵水雾。
据明嘉靖《仁和县志》载:“华家池,大百亩,洪武初,艮山门外富民华兴祖构筑榭基上,周植奇花异草。”早在明代,华家池就以筑建亭榭花园而得名。
目前,华家池水面有84亩,整个校园都是围绕华家池而建。“夏天,我们这里的平均温度要比市里低2度。”华家池社区工作人员说。
数次搬家都不曾离开
“我在华家池,搬家搬了10次。”奚文斌告诉记者。
奚文斌,台州人,今年85岁,是原农大农机系教授。从1951年,考入农大农艺系住在学生宿舍楼开始,就没离开过这里。
奚文斌现在住的房子90平米,按照职称,可以搬去城西135平米的房子,他想也没想就放弃了。
“这里有那么多老朋友,我哪里都不去。”奚文斌说,每天早上6时一刻,他就到边上的逸夫体育馆锻炼,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二十多个老伙伴,“大家一起聊国家大事,聊养生心得,多开心。”
这个习惯已经保持22年,每天一小时,雷打不动。
在华家池,100岁以上老人4人,90岁以上43人,80岁以上475人,他们大都是和奚文斌一样,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辈子。
“我们这里有那么多长寿老人,除了自然环境是先天优势,主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奚文斌说,大家都热爱这片土地,都不愿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