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养生会

  入冬第二天,气温骤降,心脑血管中招的不少。昨日上午,万承志堂·大承医院的神经康复科连着送来三位中风病人,都是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接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的学术传承人赵晓峰教授表示,70%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因此,医生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

  关爱老人冬季健康活动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传承人赵晓峰本月在万承志堂·大承医院坐诊

  公益讲座:入冬中风高发,怎么避免瘫痪失语后遗症

  本报记者 唐佳璐

  赵晓峰教授简介

  师承于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和国家级名中医武连仲教授,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也是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

  石学敏院士著作《常见病实用针灸配方》免费送

  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助于中风、偏瘫等神经康复病人全面详细了解自身病因,以便治疗、预防和预后等。

  微信扫万承志堂·大承医院二维码——“杭州大承医院”二维码,回复#领书#姓名+联系方式,前100位可获赠《常见病实用针灸配方》。

  据悉,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出任万承志堂·大承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国医大师工作站正式成立。同时,石院士团队也同时入住医院,参与医院神经康复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展专家门诊、业务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业务指导。尤其是在神经康复的各个重要节点,院士团队将为患者们一一把关,提供整套诊疗方案。

  每周三~至周日,院士团队的主要专家赵晓峰教授都会坐诊万承志堂·大承医院,为住院病人亲自诊治。

  本周三和周四下午1:30时半~至2时半:30,赵晓峰教授还将在该院二楼康复讲座区跟公众分享干货——“入冬中风高发,怎么避免瘫痪失语后遗症”。

  一旦发生中风,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外,早期的康复训练也很重要。赵教授说,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还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及综合症的发生,增加康复的可能,对于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有些病人患者挺可惜的,中风偏瘫3至~6个月以后才来做康复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赵晓峰教授提醒,有些病人患者家属觉得,康复治疗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家属自己就可以完成,或者请个保姆回家照顾就行,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神经康复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还要配合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赵教授直言,现在很多需要神经康复的病患只能在家疗养,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的紧缺,导致大医院床位紧张。神经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专业、正规的住院治疗。

  避免瘫痪失语后遗症

  中风早期的康复训练很重要

  扫一扫,关注万承志堂·大承医院微信公众号,抢公益讲座名额。神经康复住院患者可扫微信二维码报名,点击菜单栏“神经康复”的“住院报名”,院士团队亲自提供诊疗方案,仅限50人。

  院士团队长期坐诊万承志堂·大承医院

  每周三、周四还有一系列干货跟你分享


浙江老年报 养生会 b0008 2015-11-11 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2;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8;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08;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09;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0;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1;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6;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5;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3;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7;浙江老年报2015-11-1100014 2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