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乐心

生儿不如生女幸福

  生儿不如生女幸福

  本报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徐康

  在传统观念里,更多的中国家庭想生儿子。然而,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相关专家通过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后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期间,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

  调查显示:

  生儿压力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陆方文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刘国恩,合作研究了《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课题。陆方文称,采集的样本主要是独生子女父母,内容包括个体幸福感指标、子女的数量、性别和年龄以及教育、收入、健康等。数据显示,在子女婴幼儿以及中小学阶段,性别对父母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7岁至30岁时,尤其是24岁至30岁期间,男孩父母的幸福感,与女孩父母比起来,要显著降低。

  这是为什么呢?她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的婚恋观。丈母娘大多会要求有婚房,这就给男孩家庭带来了现实的经济压力。调查发现,房价越高的地方,男孩父母幸福感越低。父母在男孩求学、就业、结婚或生子方面更加操心烦神。

  专家解读:

  女儿更体贴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陈斌华说,自己也深有体会。“我们问诊的时候,都喜欢问老人的女儿,不太喜欢问儿子,儿子经常回答不出什么具体情况。”陈斌华说,在病房里他也经常看到,女儿会经常在家烧好菜来看望住院的父母。

  他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不同性别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有关,也与人到晚年后的性格改变有关。人老了后,会比较在意细节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嘘寒问暖,相对来说,女儿更细腻,正好可以关注到这些点。

  此外,子女长大后,特别是自己也成了父母后,女性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也会把更多心思放到照顾所有家庭成员上,因而与父母的互动特别多。而儿子可能还是会把心思放在事业上,从而忽视了对于父母的关心。

  网友热议:

  不能证明“儿不如女”

  这个调查报告一出,引起网友热议。

  泉水叮叮咚:确实是,从城市到农村,男孩结婚让经济一般的家庭承受了很大负担。买房买车、高额彩礼,这风气啥时候能改改呢。

  爱不悔:生女有幸福感,生儿却没有,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中国很多地区性别比例出现了严重失调,正是这一现象让女孩的身价倍增。且在当今社会男女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小了,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让她们有优越感。

  米修米修:养男孩不如养女孩幸福戳中了现实痛处,说到底是当前社会保障不足。让养儿养女都幸福,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唯有此儿女才都是我们的未来幸福。

  我是商家:明明是高房价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怎么又扯到了生儿子生女儿的事上了?如果生一儿一女,该怎么评判?


浙江老年报 乐心 b0007 生儿不如生女幸福 2015-06-17 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02;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03;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04;3900094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