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健康头版

今人的“书报间”
前人的“办公室”

  今人的“书报间”

  前人的“办公室”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无论怎么简陋的马桶,都比坐在沙发上要舒适。冬天,开了头顶的取暖灯,拿起手机或者一本书,体会到的是排泄与阅读的双重幸福。

  溥仪在马桶上批奏折

  很奇怪,在马桶上阅读,效果通常很不错。平日连一个字都看不进的人,一坐到马桶上,立刻排除一切杂念,一边大力哼哼,一边凝神定气,一目十行。唯有在马桶上,注意力特别集中。

  也因此,末代皇帝溥仪喜欢起床后由太监们伺候着,坐在马桶上办公。

  最开始的时候,溥仪还经常驾临勤民楼批阅奏折,希望能像他最敬佩的远祖康熙皇帝那样做一番事业。到了后期,溥仪的痔疮越来越严重,如厕时间很长,就干脆坐在马桶上批阅。因为精力特别集中,签了很多重要文件,越签越上瘾。等他茫然地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的时候,卫生间外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再姓爱新觉罗。

  总理的“第一办公室”

  据说,周恩来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抓起报纸和文件直奔厕所,所以厕所就成了他的“第一办公室”。

  那时在重庆,“第一办公室”的条件很简陋:在菜园子里搭个小棚子,挖个坑,再垫两块砖。总理解手时间比较长,不像有人能3分钟“解决战斗”。总理快则半小时,慢则一个多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若不办公,一生将损失多少?现在,部队和机关里的一些同志,把上厕所叫作“办公事”,典故就出在这。

  进城后,“第一办公室”的条件得到改善,改为坐式马桶,总理的办公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第一办公室”里还准备了茶几和椅子,椅子是因为有领导同志需要立即见总理时,能坐着汇报。所以,有时总理坐马桶,对面椅子上就坐了副总理或部长,这边汇报,那边指示,迅速解决一些紧急事务。


浙江老年报 健康头版 b0001 今人的“书报间”
前人的“办公室”
2015-05-06 3871202 2 2015年05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