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火锅暖人心窝
![]() |
养生 暖人心窝
围着热气腾腾的砂锅、火锅、锅仔,边吃边聊,已成为冬日里传统又时尚的饮食文化。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健康专家和业内人士,为你支招,让你在寒冷的季节里吃得温暖、简单、健康。
营养一品锅 讲究还挺多
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孙洁
一大锅各种食材一起炖煮,做起来的确简便,若要健康还是有些讲究哦。
吃不当易得病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外面火锅都是“化学锅”,引起很多人恐慌。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培奋介绍,传统火锅里食物含油脂和热量太高,长期吃会导致高血脂、痛风。同时,生肉生菜涮涮就吃,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太辣、太麻的食物易刺激口腔、食管与胃肠道的黏膜而造成充血和水肿,同时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导致症状加重。
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健康教育专家丁平权说:“饮食宜清淡,推荐大家吃砂锅。火锅可以吃清汤的。”
选材有讲究
郑培奋介绍, 容易上火者,应避免选择“滋补”效用过强的火锅汤底,也不要选择漂浮一层辣椒油的辣锅;身体虚寒者可在火锅汤底里多放姜、葱、辣椒来温暖身体;减肥者最好选择少加香油和麻料的蘸料;而担心皮肤长痘者则需要控制葱花、香菜和辣椒油的数量。
豆制品、薯类做基础菜,肉圆子、虾干等,都是丁平权极力推荐做砂锅的食材,尤其是虾干既含有钙质,还用多种微量元素。
煮法有讲究
郑培奋提醒,涮火锅时要注意避免食物搭配不当。菠菜中含有草酸,会妨碍食物中钙、铁的吸收,最好不要长时间和其它食物一起涮,略焯一下就可以了。萝卜、胡萝卜、芋头、土豆等块根类蔬菜,煮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丁平权建议,食材必须在滚开汤中煮熟煮透。绿叶蔬菜的炖煮时间不要太长。菇类、嫩豆腐煮久后,就不要喝汤了。
火锅汤最好现做现用,不宜反复使用,更不能将残菜汤放在锅中过夜再用。
吃法有讲究
专家提了几点建议:
餐具不宜生熟混用。
入口菜肴的温度不要过热,40~50℃为宜。
吃火锅的时间不要太长。
丁平权特别提醒,如果在砂锅里有许多高淀粉的蔬菜,例如山药、番薯、土豆等而且你也吃了很多,那么就不要再吃主食了。
郑培奋建议,吃火锅、锅仔不宜太频繁,一般一周一次就可以了。涮火锅的顺序很有讲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鲜果汁,接着吃蔬菜,然后是肉。
专家推荐好“锅”
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孙洁
两位专家特别推荐几道适合大家吃的“好锅”。
郑培奋的推荐:
羊肉炖萝卜
主料:羊肉、白萝卜
做法:1、羊肉用清水浸泡;2、羊肉用沸水紧一下,去掉血沫,然后下清水锅里煮40分钟,里面加上花椒大料葱姜蒜盐等佐料,待羊肉炖烂后把切成小块的萝卜下到锅里再炖10分钟,撒上香菜末就可以出锅了。
功效:长期食用可补中益气,预防手脚冰冷、帮助消化、止咳;适宜于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野生菌火锅
主料:活嫩母鸡一只、新鲜菌茹。
做法:1、姜折成姜块,葱切成葱花,新鲜等清洗干净,撕成细长条待用;2、母鸡宰杀剖去内脏洗净,剁成2厘米大小鸡块,同鸡油、鸡蛋、鸡肫一起下锅加水烧开打去血沫,换水加姜块清炖,炖至筷子可插入鸡肉加盐、胡椒面、葱花即可下野生菌一同煮食。
功效:野生菌火锅汤底具有补钙等保健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丁平权的推荐:
鸡肉砂锅
主料:半只鸡、薯类
做法:把鸡切成小块,加2汤匙醋,2小勺盐,三片生姜切成末,把这些腌制半小时后,冷水下锅,然后放入诸如山药、番薯之类含淀粉多的食物。炖煮至烧开,将你喜欢的叶菜、菌类铺在上面,煮一会儿就好了。
功效:鸡肉富有营养,有滋补作用,易于消化吸收,土豆是低热能、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慢病患者吃火锅需注意
记者 唐佳璐
郑培奋特别指出,有慢性病的人吃火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火锅料如肉丸、虾饺等各种丸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要少吃。
有痛风、肾脏病、高血压者要少喝或不喝汤。
调味料如沙茶酱、辣椒酱,对胃肠刺激大,有胃肠疾病的人,应尽可能少用,最好改用酱油、麻油等较清淡的作料。有肺结核、咽喉炎症、气管炎症、过敏性疾病等患者,辣味调料也应少用或不用。
6种火锅不宜吃:
川味火锅: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溃疡病、皮肤病、痔疮、肛裂和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者以及属于“热体质”者均不宜食用。
海鲜火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羊肉火锅:“热体质”及素有痰火者、感冒初期及服用泻药者、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炎等肝脏疾病及疮疖患者均不宜食用。
菌类火锅:痛风病人应少吃,对菌类过敏者、慢性胃炎患者亦不可多食。
狗肉火锅:急性炎症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及发热病初愈者皆不宜食用,肝功能不佳、高血压患者以及小儿也不宜食用。
内脏火锅:高胆固醇血症及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